天潤乳業上半年最高預虧2600萬,虧損同比收窄但壓力仍存
近日,新疆地區最具代表性乳企天潤乳業(600419.SH)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儘管從數據看公司減虧,但深入分析可見,公司短期業績改善仍依賴非經常性損益調整,核心業務面臨的行業壓力未完全緩解。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天潤乳業歸母淨利潤爲-1800萬元至-26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790.78萬元,略有減虧。此外,扣非淨利潤預計爲4600萬元至6700萬元,同比顯著增長。
對於減虧,業績預告顯示,主要得益於對低產奶牛的加速淘汰、大包奶粉庫存策略調整及生物資產減值計提等一次性因素。這些措施雖有助於優化資產結構,但短期內對利潤形成明顯拖累。例如,公司爲提升牛羣單產水平,主動處置低效奶牛,導致資產減值及處置虧損增加;同時,受國內乳製品消費增速放緩及進口奶粉價格波動影響,大包奶粉銷售策略調整亦產生階段性虧損。
儘管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但這一增長更多源於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去年同期,公司扣非淨利潤爲2394.76萬元,而非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質的提升。公司核心產品如常溫奶、低溫酸奶等雖通過結構升級部分抵消了成本壓力,但行業整體價格戰、渠道競爭加劇等挑戰仍存,限制了利潤釋放空間。
天潤乳業面臨的困境折射出國內乳業當前的共性難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乳製品消費量同比增長1.8%,爲近年來最低水平之一。同期全國奶產量達2150萬噸,同比增長3.2%,供給明顯快於需求。
天潤乳業依託新疆奶源優勢佈局全國市場,其推出的“奶皮子鮮奶”“冰激凌化了”酸奶等創新產品,不僅成爲社交平臺爆款,也讓“新疆奶”這一地域標籤走向全國。但在華東、華南等增量市場的拓展中,仍需面對伊利、蒙牛等龍頭企業的激烈競爭,渠道投入與品牌建設成本高企。
成本端,飼草料價格波動、環保投入增加等因素持續推高養殖成本。據瞭解,在全國上市乳企中,天潤乳業以90%以上的奶源自給率遙遙領先。不過,在奶價高企時,奶源自給率高是顯著的成本優勢,但是在奶價下行時,卻成了負擔。
儘管公司通過本地化採購、牧場精細化管理等措施部分對衝壓力,但單位原奶成本降幅有限,難以完全傳導至終端產品定價。此外,低溫乳製品受制於冷鏈物流成本及保質期限制,區域擴張難度較大,進一步制約了規模效應的發揮。
面對挑戰,天潤乳業表示,公司將圍繞銷量提升、質量強化、成本優化三大核心目標,開展攻堅行動,通過產品結構升級、供應鏈數字化、牧業精細化管理等措施應對行業挑戰。然而,這些戰略的落地效果仍需時間驗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