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接待41家機構調研,包括Ofionk Capital、北京中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德邦證券等

2025年8月22日,天融信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8月21日接待Ofionk Capital、北京中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德邦證券、富瑞金融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耕霽(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41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天融信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7人,爲董事長、總經理李雪瑩,董事、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孔繼陽,董事、副總經理吳亞飈,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彭韶敏,證券事務代表孫嫣,高級副總裁(產品線)寇增傑,副總裁(市場中心)馬騰輝。調研接待地點爲天融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室。

據瞭解,天融信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8.26億元,同比下降5.38%,但多項經營指標向好,如毛利率增長、三項費用總額下降、虧損大幅減虧等,且收入質量提升,低毛利項目減少,智算雲產品收入增長,在多個重點行業佈局取得進展,信創業務在國有企業的收入比重上升,人員結構也有所優化。

據瞭解,網絡安全市場規模未來持續增長,智算雲需求爆發。天融信通過“AI+”提升產品競爭力、助力提質增效,且相關安全產品和服務已發佈;公司可信數據空間技術棧齊全,產品方案進入試點落地階段;雲計算業務升級快,多個智算雲產品相繼發佈。

據瞭解,在交流環節,天融信就智算一體機拓展、AI+安全等多個問題進行解答,包括智算一體機的訂單與商機情況,將商機轉化爲收入的措施;還闡述了對穩定幣安全行業機會的看法及自身進展、持續提質增效的原因,以及政府客戶招標、信創安全和雲安全收入目標、毛利率提升等相關問題。

調研詳情如下:

一、公司情況介紹

(一)經營數據說明

1、主要經營數據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8.26億元,同比下降5.38%;毛利率增長4.1個百分點;三項費用總額同比減少14.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469.35萬元,同比大幅減虧68.56%。

2、單Q2經營數據

2025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4.91億元,同比增長8.72%,三項費用總額同比減少20.59%,2025年單Q2實現淨利潤爲369.53萬元,2024年單Q2淨利潤虧損1.16億元,同比減虧103.17%,實現盈利。

3、收入質量持續提升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爲67.41%,同比增長4.1個百分點;2024年度毛利率爲61.04%,2023年度毛利率爲60.19%,公司近三年毛利率水平持續提升。

4、低毛利項目和產品減少

2025年上半年,低毛利項目佔收入比重同比下降12.5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司聚焦核心業務,逐漸縮減低毛利集成項目。

5、智算雲產品收入增長

公司智算雲產品包含雲計算、智算雲平臺與智算一體機。2025年上半年收入1.0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12.40%,同比增加3.00%;2024年上半年收入9,944.28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11.39%,同比增加35.80%;2023年上半年收入7,322.74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7.29%。

6、重點佈局行業有實質進展

金融行業同比增長19.52%,運營商行業同比增長25.31%,能源行業同比增長32.35%,交通行業同比增長60.78%。其中,能源和交通行業近三年持續增長。

7、信創業務—未來將在國有企業增長

2025年上半年信創收入1.10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13.36%。

1)政府及事業單位信創收入比重:2023年度21.31%;2024年度21.51%;2025年上半年9.22%,預計全年仍爲20%以上。

2)國有企業信創收入比重:2023年度9.36%;2024年度11.84%;2025年上半年19.92%。

8、收入結構變化—政府下降,國有企業上升

1)2025年上半年政府及事業單位收入29,632.50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36.09%,同比減少30.35%。

2)2025年上半年國有企業收入32,303.01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39.34%,同比增加30.62%。

9、費用控制有效,費用總額持續下降

2025年上半年三項費用合計7.84億元,同比下降14.04%。其中:

1)研發費用:同比下降15.47%。

2)管理費用:同比下降15.42%。

3)銷售費用:同比下降12.65%。

10、團隊優化,提質增效

1)人員情況

2025年6月末員工總人數5,250人,較2024年末5,296人減少0.87%。其中:

(1)營銷人員較2024年末增加1.41%。

(2)技術人員較2024年末減少1.80%。

(3)管理人員較2024年末減少0.55%。

(4)生產人員較2024年末減少7.69%。

2)營銷團隊建設

2025年上半年,營銷人員新引進192人,同時優化173人,營銷人員數量在增加。

(二)行業分析、業務進展

1、行業分析

1)網絡安全:市場規模未來持續增長

(1)IDC2025年V1版《全球網絡安全支出指南》預測: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至2028年將達到171億美元,五年複合增長率爲9.2%。政府、金融服務、電信仍是網絡安全支出前三的行業,2024年支出佔比分別爲26.0%、17.3%和14.0%。

(2)IDC2024年《中國安全硬件&軟件&服務市場分析》顯示:

政府:支出收縮,整體市場出現下滑;

金融:延續謹慎,小幅下調;

運營商/交通/製造:需求逆勢上揚,成爲增長新引擎。

2)智算雲:需求爆發,駛入高增長通道

(1)IDC《中國AI大模型一體機市場分析與品牌推薦,2025》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算力市場規模達到360億元人民幣,增速超過100%。

(2)IDC《中國軟件定義存儲以及超融合系統市場追蹤報告,2025Q1》數據顯示,2025年Q1中國超融合市場實現14.1%的增長,未來預測大幅上調。

(3)IDC2025年《中國安全智能體市場概覽》預測:中國安全智能體相關應用市場規模2028年將達1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30%。

IDC中國區調研顯示,61%的客戶將會在未來1-3年採購安全大模型產品和服務,28%的用戶則希望通過免費的方式獲取大模型賦能的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

IDC預計,中國安全大模型市場將在未來3年迎來快速增長期。

2、公司業務進展

1)AI+推動業務發展

(1)AI+提升全線產品競爭力

AI能力與安全產品深度融合,威脅檢測準確率顯著提升,未知威脅識別與處置能力進一步增強,安全運營自動化水平及整體效率明顯提高。

①檢測防護類:內置AI安全引擎,增強檢測能力,提升防護精度。

②安全運營類:內置產品“小天”,智能化安全分析、高效的響應處置;聯動本地天問大模型、安全專家智能體,安全運營管理更便捷,加速安全賦能;聯動雲端天問大模型、雲上“小天”,打通雲端知識獲取與本地防護鏈路,構建全域智能安全防護網絡。

③AI安全類:內置多模態預訓練安全檢測模型,融合大模型會話解析、應用及API防護、提示詞注入防護、價值觀內容過濾等核心技術,實現從網絡層到應用層的全棧智能防禦。

(2)面向AI+應用,公司的安全產品和服務已正式發佈

①內置AI引擎:防火牆、WAF、IDPS、APT、僵木蠕、DLP、態勢感知、大數據分析等。

②內置產品“小天”:防火牆、數據庫審計與防護、漏掃、火焰等。

③聯動天問大模型:天問大模型、大數據分析、安全策略管理、數據分類分級、態勢感知、XDR、自動化滲透測試等。

④聯動雲上大模型和雲上“小天”:MSS安全託管運營服務、安全雲服務。

⑤AI安全防護:大模型安全網關、大模型防護模塊。

(3)AI+助力進一步提質增效

AI賦能貫穿“開發-測試-方案-運營”全週期,使產品研發、服務運營效率同步躍遷。

在界面開發方面,實驗室評估可實現60%-80%的效率提升,目前已實現10%的提升;在應用開發方面,實驗室評估可實現70%-90%的效率提升,目前已實現10%-20%的提升;在單元測試方面,實驗室評估可實現80%–90%的效率提升,目前已實現20%的提升;在方案報告編寫方面,實驗室評估可實現50%的效率提升,目前已實現30%的提升;在MSS研判方面,實驗室評估可實現90%的效率提升,目前已實現50%的提升;在知識分析方面,實驗室評估可實現95%的效率提升,目前已實現75%的提升。

目前AI在提質增效方面的成果已初步顯現,後續將繼續在人工驗證、參數校驗、模塊間權限控制等方面優化,可以實現更高效率提升。

2)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打開發展天花板

(1)政策標準快速推進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發展

政策與標準雙輪驅動,可信數據空間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全面推進。

①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提出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的部署要求,強調可信數據空間在數據流通中的核心能力。

②國家數據局:發佈《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發展。

③全國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佈《可信數據空間技術架構》,規範可信數據空間技術架構,明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定位;研製《可信數據空間數字合約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規定數字合約結構和內容要求、技術要求和安全要求;研製《可信數據空間使用控制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規範可信數據空間中使用控制的技術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接口規範和安全要求;研製《可信數據空間技術能力評價規範(徵求意見稿)》,規定可信數據空間服務平臺、接入連接器、數字合約等技術能力評價要求;公司參與前述標準的發佈與研製。

④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聯盟:發佈《可信數據空間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5版)》,指導標準體系建設,涵蓋基礎共性、資源交互等六大模塊;發佈《可信數據空間能力要求》,規範可信數據空間能力要求,涵蓋數據管控、資源交互等;研製《可信數據空間價值共創能力要求》(標準草案),可信數據空間的價值共創能力的關鍵術語定義、功能要求與能力指標體系。

(2)公司可信數據空間技術棧齊全,產品方案已進入試點落地階段

①建設構成

可信服務平臺:核心組件包括應用(數據提供方、數據使用方等)、服務平臺(管控、交互等)、基礎底座(算力設施、安全設施等)。

接入連接器:核心組件包括基礎模式、雲模式、增強模式、智算模式,功能包括可信身份認證、網絡接入、數據交付管理等。

運營管理:核心組件包括管理規劃、空間運營,功能包括諮詢服務、駐場服務。

②產品體系與服務

空間建設:可信數據空間服務平臺、接入連接器、隱私計算平臺;

網絡安全:防火牆、IPS、API安全審計、沙箱等;

數據安全:數據防泄露、數據分類分級、數據庫審計;

身份認證:零信任;

商用密碼:加密機、簽名驗籤、雲密碼機、密鑰管理;

基礎設施:智算一體機、智算雲平臺、超融合、等保一體機等;

安全管理:態勢感知、數據安全管控平臺等;

安全運營:諮詢規劃、安全服務等。

3)緊扣大模型發展快速升級雲計算業務

智算雲產品發佈早,產品體系全,落地快

DeepSeek-V3初始版本2024年12月26日正式發佈;DeepSeek-R1版本2025年1月20日發佈;V3升級版-0324於2025年3月24日發佈,以突破性技術重塑AI產業格局。

公司緊貼市場需求,依託持續創新能力率先響應,快速完成產品迭代上市,搶佔行業先機。

(1)2025年2月發佈DeepSeek安全智算一體機:產品以“算力硬件平臺+智算平臺”爲基座,集成DeepSeek大模型,融合“計算、存儲、網絡、安全、智能”五大能力,提供高性能、安全可靠的一體化智算中心建設方案。

(2)2025年3月發佈智算一體機(昇騰版):以“國產AI算力硬件+天融信智算雲平臺”爲基礎,融合“智算與安全”兩大能力,提供高效易用的AI基礎設施和安全可靠的AI開發環境。

(3)2025年4月發佈智算雲平臺V1.0版本:產品以“智算爲擎,安全爲基”爲設計理念,集成“智算存網安”五大能力,提供業務承載、大模型支撐、安全內生的一體化智算雲解決方案。支持1.5B至671B大模型,內置訓推工具鏈與開發框架,快速構建知識管理和業務智能體等企業級AI應用,實現從雲化數據中心向智能化數據中心轉型升級。

(4)2025年6月發佈智算雲平臺V2.0版本:新版本增強對知識庫與智能體管理能力,滿足人工智能訓練、推理及大數據分析等需求,通過軟硬件協同優化,打造高效穩定的智算基礎設施。

二、交流環節

1、請問公司智算一體機的拓展情況及下游需求?

1)目前,公司智算一體機訂單超過800萬元,收入超過500萬元。商機統計近1億元(80%以上落單概率的商機佔40%左右),處於產品測試階段的商機分佈在政府、教育、醫療衛生、製造、金融(基本是城商行級別)、交通、研究所、企業等客戶羣。2)區別於其他智算一體機提供商,公司智算一體機的核心競爭力是智算雲平臺能力,即能讓客戶快速應用大模型的能力。

2、請問公司後續會採取什麼措施,將智算一體機已有商機儘快轉化爲實際收入,並去拓展更多商機?

答:1)產品側。貼近客戶實際場景去開發,快速發展和迭代。

2)技術支持側。智算雲平臺的使用對廠商技術支持人員要求很高,因此從今年2月起,公司對全國售後體系和售前體系部分人員同步培訓,通過內部課程、認證考覈及漲薪牽引等,快速提升公司技術支持能力。

3)營銷側。今年公司對智算雲銷售設置了業績考覈牽引。

4)發展合作伙伴,共同幫助客戶快速地將其應用AI化。智算雲平臺落地後,客戶需要升級原有應用,需要公司和客戶的應用開發商、及應用開發商的服務商共同合作。公司目前已落地項目中,至少有一大半客戶會有後續拓展和新投入,公司將在過程中不斷髮展合作伙伴,快速推進。

3、請問AI+安全目前的行業需求和公司的訂單、收入情況?

答:1)AI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升了生產和工作效率,基於AI的安全防護也成爲當前安全領域中重點發展方向。公司持續夯實“AI+安全”戰略,通過AI增強檢測防護能力、未知漏洞挖掘及檢測能力、提升交付能力、助力安全運營,實現“提質增效”。IDC2025年《中國安全智能體市場概覽》預測中國安全智能體相關應用市場規模2028年將達1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30%。IDC中國區調研顯示,61%的客戶將會在未來1-3年採購安全大模型產品和服務。公司在運營商、金融行業已落地典型項目,爲客戶提供基於AI的大數據分析、建立智能化分析能力,可視化的安全運營中心。2)公司很多產品都融入了AI技術,很多已有的訂單、收入中都包含。

4、請問公司如何看待穩定幣安全的行業機會,及公司進展?

答:1)穩定幣是一種錨定真實資產(如港幣、美元)的數字貨幣,穩定幣平臺建設涉及區塊鏈、智能合約、加解密、隱私計算等技術,以及用戶接入過程中的身份認證。在網絡安全方面,穩定幣主要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跨境支付、數據加解密、數據保護等關鍵場景安全防護。穩定幣基礎設施需要通過等保、關保、密評等測評,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能力建設。數據出境需建立跨境業務數據安全風險監測、跨境數據安全風險評估、跨境數據安全合規評估服務。穩定幣在交易過程中涉及用戶信息、交易數據、資產信息等,需要開展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2)公司在穩定幣方面已有區塊鏈、零信任、隱私計算、商用密碼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同時參與了多個金融行業客戶的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等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建設項目,可爲客戶提供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雲計算等產品及解決方案。

5、相較於其他安全廠商或密碼廠商,請問公司如何定位在穩定幣安全領域的位置?

答:1)爲實現穩定幣業務發展,區塊鏈、加密、雲計算等相關技術必不可少,但從整個穩定幣系統和業務角度,作爲一個完整的信息化、數字化系統,並不能只靠單一的某類技術。2)穩定幣發展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信用、技術支撐、監管,而技術支撐和監管問題,仍屬於大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問題,具有全棧安全能力的廠商有更好的機會。3)公司優勢在於擁有完整的能力,和密碼類廠商也是合作伙伴和上下游關係。

6、公司持續提質增效,毛利率提升,三費下降,請問持續改善的原因及公司優化管理的具體措施?該趨勢是否整體行業趨勢,還是存在差異?

答:從整體網安行業看,過去幾年各廠商都在控制費用,但原因可能存在差異。從公司角度,除大形勢外,更多源於以下因素:

1)研發費用側。前幾年公司在新方向新技術的佈局和投入已基本完成,目前研發費用處於較低、較穩定時期。

2)管理精細化。公司通過加強考覈、提高培訓能力、組織優化、精細化控制日常費用等管理舉措,費用持續控制同時,人效持續提升,戰鬥力更強。

3)使用AI技術在研發和管理方面不斷提質增效。如AI賦能貫穿“開發-測試-方案-運營”全週期,使產品研發、服務運營效率同步躍遷。

7、從2025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經營情況看,公司是否已觀察到來自政府客戶的招標數量、項目預算規模出現明顯回暖?

答:公司2025年上半年政府客戶營收同步下降較明顯,項目數量和規模都在築底過程中,但會逐漸向好。

8、請問公司2025年信創安全和雲安全的收入增長目標?

答:考慮國有企業的信創安全需求增長,及雲安全的發展遠景,預計公司相應收入會相應增長,其中信創安全收入增長較確定,雲安全進度與業界雲應用發展大趨勢相關。

9、請問公司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4.11個百分點的原因?如何展望全年?

答: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聚焦核心業務,控制低毛利項目,安全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提升。全年毛利率預計超過去年。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