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輸陸 普丁:中國夥伴將獲得合理價格 不像歐元區虛高
俄輸陸天然氣,普丁:中國夥伴將獲得合理價格,不像歐元區虛高。(新華社資料照片)
據觀察者網引述俄媒塔斯社等3日報導,俄羅斯總統3日在訪華成果記者會上表示,俄中兩國就增加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達成的新協議,將爲中國帶來競爭優勢,因爲這些天然氣供應將低於歐洲客戶的價格。普丁說,「我再強調一次,他們將以合理的市場價格獲得產品,而非像我們目前在歐元區看到的虛高價格。」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供應穩定可靠。各方都對這一結果感到滿意,說實話,我也不例外。畢竟,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是我們的龍頭企業之一,一直在不斷開拓新市場」,普丁補充道。
在擱置多年後,9月2日,俄氣的首席執行官阿列克謝·米勒(Alexei Miller)宣佈,俄羅斯和中國已簽署關於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的備忘錄。管道建成後,俄羅斯將每年經蒙古國向中國運輸多達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期限爲30年。
普丁在記者會上介紹,憑藉與中國達成的新天然氣供應協議,俄羅斯對華天然氣的年出口量將突破1000億立方米。
他說,「經蒙古國的『西伯利亞力量-2』管道,年供氣量將達500億立方米。目前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的年供氣量是38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幾條線路的供氣量也將提升。加起來,對華總供氣量將超過1000億立方米。」
普丁還強調,這份天然氣新協議對兩國均有利,不存在「一方施捨另一方」的情況。
「這是份互利共贏的協議。協議的執行遵循市場原則,且是符合該地區特點的市場原則,」他補充說,「順便說一句,天然氣價格也並非依據當前即時價格確定,而是按照一套特定公式計算得出。這套公式完全客觀,且以市場變量爲基礎。」
另據克里姆林宮發佈的新聞稿,普丁提到,儘管包括歐盟在內的許多主要經濟體都出現了經濟衰退,但全球經濟整體仍在增長,亞太地區表現尤爲突出。與此同時,全球能源需求持續上升,中國作爲全球經濟的主要增長引擎,其經濟規模增速意味着能源需求的進一步擴大。
「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催生了能源需求,而俄羅斯擁有滿足這些需求的資源供應能力,」他回憶道,「這項合作確實已推進許久,我們與中方夥伴的相關磋商也持續了很長時間,期間研究過幾個潛在方案,每種方案都各有優劣,談判前後耗時數年。」
普丁指出,「歸根結底,這項合作的達成並非恰逢我們此次訪華。它是雙方經濟主體多年努力的成果。」
據「今日俄羅斯」(RT)報導,結束對中國的正式訪問後,普丁於3日晚啓程前往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威)。他預計於5日出席在當地舉行的第十屆東方經濟論壇全體會議並發表講話。
此次普丁訪華行程長達4天,俄方稱這一持續時長「罕見」。在總結行程時,普丁說,「此次行程安排不僅便於在談判桌上開展正式會談,更重要的是,也能讓我們在輕鬆友好的氛圍中,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各類議題進行大量非正式交流。這一點至關重要,而且實際效果也非常好。」
談及訪華成果,普丁評價其「極具積極意義」,並隨即補充道,他想特別提及中方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
「我認爲,這項倡議的提出恰逢其時,更重要的是,其目標是增進參會各國之間的積極互動,同時也面向那些目前暫未明確表示願意建立合作關係的潛在夥伴國,爲未來合作奠定基礎。」普丁表示,所有與會國家在中國展現出的團結,彰顯了積極姿態和對實現各項目標的堅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