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銀協秘書長關秋:“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試點將固化升級爲長效機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天津報道

2月20日,天津金融監管局召開2025年第1次例行新聞發佈會。天津市銀行業協會秘書長關秋出席並答記者問。

2024年1月,在天津金融監管局等三部門“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試點框架下,天津市銀行業協會會同天津市基金業協會發布了“天津市銀行業重點合作投資機構參考清單”。

據悉,這是全國首個面向銀行業的區域性投資機構清單。清單首批匯集了20家天津本地投資機構,銀行可以參考這張清單選擇投資機構開展合作,通過“貸款+外部直投”等方式對科技型企業進行金融支持。

關秋介紹,清單發佈一年來,在促進銀投機構聯動創新、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2024年,8家銀行機構基於清單開展了投融資撮合、投聯貸產品研發等拓展創新,創設推出了“新興產業賦能貸”“浦投貸”“天津科創貸”等多款投貸聯動產品,在津銀行機構通過投貸聯動模式累計發放貸款14.23億元,惠及88家科技創新企業。相關成效得到地方政府、投資機構和科技型企業的廣泛認可。

關秋表示,2024年末“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試點工作已經結束,接下來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固化升級爲“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長效機制,天津市銀行業協會正在會同天津市基金業協會推動投資機構清單的更新完善,圍繞三個“拓展”提升清單應用質效。

一是拓展投資機構篩選範圍。一方面更新“時間”,將2024年新增的較爲活躍的本地註冊基金管理人納入篩選範圍;另一方面擴展“空間”,探索將註冊在北京、河北等地區並在天津有投資項目的基金管理人納入篩選範圍,特別關注銀行總部集團內的投資機構。

二是拓展銀行業參與範圍。抓住“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由試點轉爲長效機制的契機,推動在津銀行業金融機構廣泛參與清單各項工作。在清單制定時邀請全行業參與推薦和投票,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決定入選投資機構;在清單應用時邀請更多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投資機構開展對接,在信息共享、產品創新、風險防控等方面深化合作。

三是拓展清單應用方式。常態化開展政銀投企對接活動,持續加強與先進地區銀行和投資機構的交流,共建科技金融生態圈;組織“科技金融專業人才培訓”,邀請行業專家圍繞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主要項目和技術、代表性企業等開展培訓交流,幫助機構看懂企業、找準賽道、精準服務、防控風險;舉辦“銀行業行研大賽”,鼓勵機構組建科技金融專業團隊,借鑑投資機構投研模式開展細分行業研究,優化產品和服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