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海區2025年十項民心工程,一文看懂惠民新舉措!
2025年,靜海區圍繞民生需求,砸下重金推進十大民心工程,涵蓋就業、教育、養老、交通、環境等方方面面。這些政策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讓日子更舒坦,讓生活更有盼頭!”
1. 就業保障:家門口就能找工作
政府要幫1萬人以上找到新工作,重點照顧大學生、農民工、退伍軍人等羣體。線上線下招聘會至少開20場,還會在社區建“津彩E就業驛站”,方便大家就近諮詢崗位、學技能。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新增1萬人,工地工傷參保率必須100%,打工更安心。
2. 教育醫療:好學校、好醫院開到家門口
- 教育升級:和名校合作建學校!比如新建9年一貫制學校(天津實驗中學合作項目)、擴建高中,天津外國語學校團泊分校的初中和高中部也在建設中,孩子上學選擇更多了。
- 醫療提質:區醫院、中醫院要提升硬件和服務,深化與北京協和等大醫院的合作,看病不用再往市裡跑。協和天津醫院一期已開張,二期也在建,牀位更多了。
3. 養老助殘:老人、殘疾人生活更體面
- 失能老人每年享受護理補貼,全年服務2萬人次;殘疾人“兩項補貼”覆蓋1.1萬人,直接打到卡里。
- 農村困難戶的危房改造15戶,不讓一家人住漏風漏雨的房子。
4. 市政升級:路好走了,排水不堵了
- 修農村公路10公里,改造鐵路地道和排水管網(比如七排支、八排支片區),團泊健康城的50公里排水管網也要翻新,下雨天不再“看海”了。
- 老舊小區改造49個,惠及4200多戶,換新供熱管網,冬天暖氣更熱乎。
5. 科技護民:電動車充電、電梯安全全搞定
- 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150個、電動車充電樁100個,解決“充電難”;800部電梯裝智能阻車裝置,電動車進電梯自動報警,杜絕安全隱患。
- 重點路口裝AI攝像頭,自動抓拍不戴頭盔、逆行等行爲,路口更安全。
6. 文體惠民:馬拉松、花會、公園隨便玩
- 舉辦半程馬拉松、自行車運動會,組織迎春文藝演出、民間花會展演,全年惠及10萬人次。
- 新建3處口袋公園,遛彎、跳廣場舞的地方更多了。
7. 扶弱解困:困難羣衆兜底保障
- 全年救助1.5萬困難羣衆,醫保參保率100%,大病職工可申請救助。
- 婦女“兩癌”篩查1.2萬人,早發現早治療。
8. 惠農增收:直播賣西瓜,農民腰包鼓
- 發展農村電商,幫農民直播賣臺頭西瓜、獨流老醋等特產,帶動1000戶增收。
- 建2萬畝高標準農田,種地更高效。
9. 商業便民:團泊新城逛街更方便
- 改造團泊“樂動港”,引進餐飲、健身、親子娛樂等新業態;大邱莊天街開業,購物選擇更多。
10. 生態宜居:水清岸綠,推窗見綠
- 治理河道4公里,建5公里大運河步道,散步騎行更愜意。
- 改造供熱舊管網,提升居民供暖質量。
總結:錢花在刀刃上,靜海人的生活更“有溫度”
靜海區把財政收入的80%以上投入民生,從“家門口就業”到“看病上學少跑腿”,從“老舊小區煥新”到“農村特產直播賣貨”,每一項都瞄準老百姓的痛點。政策落實後,靜海人將真切感受到“民生工程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幸福”。
想提建議? 雖然2025年徵集已結束,但未來可關注“靜雲”客戶端或政府官網,積極參與下一次民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