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弓四型飛彈步入量產 全訊喜迎國防大單

2025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18日正式登場,由中科院研發打造的天弓四型「強弓飛彈」也首度在國人面前亮相,並證實此一次世代防空飛彈即將步入量產階段;市場預料,軍工級功率放大器(PA)大廠全訊(5222)扮演關鍵供應鏈角色,有望受惠最深。

據悉,天弓四型攔截高度超過70公里,超過愛國者三型飛彈、天弓三型飛彈,並導入主動相位陣列(AESA)雷達追蹤目標,採雙節固態火箭推進機,結合高爆破片彈頭,發射途中以慣性、雷達導引,最大速度可達5馬赫以上的「極音速」水準,並搭配新一代主動式相列強弓雷達,採用全固態模組的主動電子掃描陣列天線,能有效攔截空中來襲目標。

其中,全訊負責提供天弓四型飛彈中所使用的軍工級功率放大器與相關雷達關鍵零組件,可說是扮演飛彈尋找目標的眼睛,決定飛彈能否精準打擊,因此供應鏈地位相當重要。

中科院院長李世強在本次展會中透露,此刻展示出來就意味着即將步入量產階段,未來天弓四型飛彈也將與天弓三型、愛國者三型等既有防空飛彈組成空中防護網,攔截各種來襲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2026年度總體國防預算達到9,495億元,佔GDP的3.32%,創歷史新高,而賴政府預計在2030年前,將國防預算佔GDP的比例提升至5%,預料國防商機有望進一步擴大,而天弓四型飛彈因戰術位置關鍵,據悉有望納入兆元規模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預算」,全案金額上看千億元。

據悉,中科院爲全訊最重要的國內客戶,受惠近年來國防自主政策,全訊所供應的零組件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不可取代性,目前包括中科院研發的天弓、天劍、雄風等飛彈都採用全訊微波功率放大器(SSPA),透過微波訊號跟隨目標反射回接收器,計算判斷目標位置後進行攔截,產品採驗收入帳,通常第4季是傳統旺季,隨着天弓四型飛彈即將進入量產,全訊業績有望同步走升,成爲臺廠最大贏家。

天弓四型飛彈步入量產,全訊喜迎國防大單。陳昱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