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路延平路路口改善方案出爐 增設庇護島縮短行穿線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右二)表示,天府路1段與延平路3段路口車流量大,且該路口因角度約45度的非正交設計,長期存在駕駛視角不良、行人動線過長與車衝突等問題,衍生不少交通隱患。(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新竹市南寮天府路1段與延平路3段路口屬危險路口,市府已向中央提報天府路1段(東大路)至天府路2段(新港二路)進行整體道路環境改善工程。(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新竹市政府積極改善市區交通環境,由於南寮天府路1段與延平路3段路口屬危險路口,交通安全亟待改善,代理市長邱臣遠3日特別與相關單位前往瞭解現況,要求跨局處全力爭取中央經費,推動天府路沿線路口安全改善工程。

邱臣遠表示,天府路1段與延平路3段路口車流量大,且該路口因角度約45度的非正交設計,長期存在駕駛視角不良、行人動線過長與車衝突等問題,衍生不少交通隱患。

市府爲改善現況,實踐交通暢行願景,委託專業顧問公司評估,並提出具體改善方案,現已向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提報「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劃」第3次提案,針對天府路1段(東大路)至天府路2段(新港二路)進行整體道路環境改善工程,預計今年7月前獲國土署覈定,期望補助經費到位後,能儘快改善天府路1段與延平路3段路口,爲新竹市民打造幸福安居的居住環境。

他說,此案路口經交通改善小組會議討論及委員現場勘查後,加上顧問公司整合各方意見,跨局處共同推動各項道路改善計劃,讓市民享有幸福、安全、永續的交通環境。

交通處說明,天府路1段與延平路3段路口主要有5個問題,包括行穿線距離太長(65公尺)、轉角無行人等候空間、行穿線未與路段人行道銜接、天府路左轉車輛無左轉附加車道及無行人庇護島等。

經交通改善小組會議討論後,預計改善項目包括行穿線退縮,縮短行人通過路口之距離;設置轉角人行道,供行人等候;銜接行穿線與轉角人行道,串連行人動線;天府路增設附加左轉車道,並增加左轉保護時相;增設天府路中央行人庇護島,爲民衆打造優質的等車空間,並將天府路原設於人行道上之自行車道,調整至路肩,實踐人本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