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證券:天然鹼法成本及能耗優勢凸顯 重點關注具備成本優勢上市公司
天風證券發佈研報稱,“反內卷”背景下,重點關注行業具備成本優勢上市公司。天然鹼法較合成法成本及能耗優勢凸顯。天然鹼法原料來自礦山自採,除需要煤炭作爲能源材料外,無需其他原輔材料,工藝流程相對化學合成法更爲簡單,僅爲物理加工過程,能耗更低,成本相較氨鹼法、聯鹼法更低。
天風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我國爲全球最主要的生產國,產量佔據全球的51%
2016-2022年政策影響下產能增長趨緩,近兩年新增產能以天然鹼爲主。據百川盈孚統計,截至2024年我國純鹼產能爲4345萬噸,同比增加180萬噸,其中2023-2024年行業新增產能主要爲天然鹼法。從生產企業分佈看,純鹼行業CR5=54%,分別爲博源化工、河南金山、中鹽化工、三友化工、山東海化。
當前行業開工率8成,價格價差位於低位水平
2025年上半年,國內純鹼市場供應過剩問題顯現,上半年行業平均開工率約80%。隨着純鹼新增產能繼續釋放,產品價格價差中樞逐步下移。截至8/1,國內純鹼產品的價格價差分別位於2009年以來9.3%、10.7%分位的歷史相對底部區間。
純鹼行業老舊產能佔比約3成,且10%的產能能耗排放低於基準水平2025年7月16日,國家工信部等五部委發佈《關於開展石化化工行業老舊裝置摸底評估的通知》,湖南省跟進開展省內排摸。根據卓創資訊、百川盈孚數據,我們梳理得到我國純鹼行業20年以上產能佔比約爲31%。
此外,2022年2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截至2020年底,純鹼行業約有10%的產能未達到基準值水平。根據《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杆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對能效低於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原則上應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