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彩全局 荊楚有爲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佈局之年。湖北要胸懷大局、站位全局,加快推動支點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既爲一域增光,又爲全局添彩。

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湖北擁有全國前列的科教資源,132所高校、16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525家新型研發機構爲原始創新能力積累提供了源頭活水。要充分發揮武漢作爲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用,持續推進基礎科學研究和重點領域“卡脖子”技術攻關,完善全鏈條創新體系。要推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與落地,不斷完善企業“出題”、院所“領題”、聯合“答題”、生產實踐“驗題”的創新路徑。構建“研發—轉化—應用—再研發”的產業生態閉環,進一步將創新能力轉化爲生產力,將科研教育優勢切實轉化爲產業競爭優勢,以創新賦能發展。

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湖北不僅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樞紐,也是聯通世界的開放前沿。2024年湖北自貿試驗區新增制度創新成果127項,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7000億元,對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2%。要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內外協同能力。對內要擴大湖北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效應,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建立產業協同機制,破除地方保護與市場壁壘,加快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外要抓住機遇,構建以武漢爲核心的航空樞紐,實現“採自全球,銷向世界”的物流吞吐。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推動優勢企業海外佈局,助力企業紮根湖北,走向世界。

多輪驅動實現多元發展。着力在城鄉融合和區域協同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要深化武漢城市圈的校企協同、推動“宜(昌)荊(州)荊(門)恩(施)”城市圈綠色化工業發展,助力“襄(陽)十(堰)隨(州)神(農架)”城市羣汽車工業轉型。進一步釋放內需增長潛力,構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消費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激發文旅消費活力,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口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的良性轉化。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湖北大學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程時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