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擴面 推進普惠養老服務細化措施出臺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等部委近日印發《促進普惠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動服務供給提質擴面、培育發展服務機構、統籌利用存量資產、健全服務機構價格形成機制、優化綜合監管與服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六方面細化措施。

大力發展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運營可持續的普惠養老服務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億人,佔全國人口的22%;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人,佔15.6%。  1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向社會公佈,要求建立促進普惠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機制,加大設施建設和場地供給支持力度,大力發展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運營可持續的普惠養老服務。近日發佈的若干措施,提出了細化落實普惠養老服務的系列舉措。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方認爲,價格可負擔就是要通過健全服務機構價格形成機制,確保老百姓能負擔、機構經營可持續;質量有保障是針對當前普惠養老服務供需匹配度不高等問題提出的,要通過推動供給提質擴面等舉措確保普惠養老服務質量有保障;運營可持續主要是針對當前機構運營機制不暢、存量資產轉型利用不足等問題提出的,要通過培育發展服務機構、統籌利用存量資產等手段確保服務機構運營可持續。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以提質增效爲重點,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資金渠道,繼續加大對養老設施建設的投入,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務剛需,重點擴大護理型牀位有效供給。”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同時將持續組織實施普惠養老專項行動,以公建民營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建設一批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運營可持續的普惠養老服務機構。

盤活存量資產改建或轉型普惠養老服務設施

若干措施要求,圍繞盤活存量資產加大政策支持。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設區的市級政府制定普惠支持型養老機構支持辦法,因地制宜將符合條件的閒置公共服務資源改建爲普惠支持型養老機構,加大設施建設和場地供給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普惠養老服務。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務實推動解決規劃調整難題,加大盤活存量資產政策支持。對於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的原生產經營性劃撥用地,改革後用於建設普惠養老服務設施的,在符合現有規定、履行相應程序的前提下,可採取作價出資(入股)、授權經營等方式處置。對符合劃撥供地條件的可申請劃撥供地。一定年期內不改變用地主體和規劃條件的前提下,對利用商業、辦公、工業、倉儲等存量房屋以及社區用房舉辦普惠養老機構的,可享受過渡期支持政策。還將推動解決存量資產“登記難”問題。  “若干措施還提出,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療、康復訓練、健康監護等設備在普惠支持型養老機構的應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璐說,“這體現出以養老服務帶動產品發展、實現二三產業聯動的發展方向,也能有效緩解長期以來養老服務人員供給不足的問題。”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