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開放能級 打造雙循環支點丨新質向未來·大象看熱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如何讓開放能級提高?更加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熱議。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軒瑤: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河南獨具特色地打造了空中、陸上、數字、海上“四條絲路”。通過空中絲路,澳洲的新鮮水果不隔天就能來到鄭州。通過陸上絲路,歐洲的巧克力能整箱地來到河南各地。如果你不想出門,通過數字絲路,可以網購全世界的化妝品。從太平洋到大西洋,河南企業還沿着一帶一路“走出去”。在非洲幾內亞,河南企業在這裡開發鋁土礦、建設航運碼頭、修建國家公路,攜手共贏帶動當地發展。代表委員們認爲,只要創新思路、統籌兼顧,就一定能讓開放的大門越打越開,開放的水平越來越高。

全國人大代表 王振利: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我們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RCEP,拓展海陸空數“絲綢之路”,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發展,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更好地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 田海濤:積極建設空中絲路,把鄭州盧森堡模式推廣到歐洲、東亞、東盟等諸多國家。我們要加快建設中歐國際陸港,真正發揮路上絲綢之路,海鐵聯運優勢,通過賈魯河通航,通江達海,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真正發揮我們空中、陸上、海上、數字四條絲綢之路交匯的這種連接優勢,打造連接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支點。

全國人大代表 樑留科:要在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樞紐經濟發展、開放通道平臺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領域先行先試、大膽改革,尤其是放大河南大腹地、大樞紐、大市場的獨特區位優勢,探索從“普惠型”到“特惠型”再到“互惠型”的制度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 馬玉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人才交流也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近些年,職業教育在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培養海外本土人才、服務大國外交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堅持教隨產出、校企同行,培養企業急需、技藝精湛的海外本土人才。在實踐中努力踐行中國企業發展到哪裡,人才培養培訓就跟進到哪裡。

全國政協委員 傅聲雷:依託區位交通優勢,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已成爲河南發展的一大亮點。從國內看,河南地處中原,向東可融入長三角、向北可對接京津冀、向西可聯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向南可挺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從國際看,河南“四條絲路”可聯通世界,我們只要創新思路、統籌兼顧,把優勢發揚光大、把短板補齊,就一定能打造更高水平的內陸開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