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高風險手術醫美診所 擬比照醫院4年1評鑑

提供高風險醫美手術的診所,衛福部研擬未來將比照醫院,納入「診所評鑑」,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纔剛預告修法,未來不具專科資格的醫師不得執行醫美手術,此舉等同消滅「直美」醫師。衛福部長石崇良昨再提新制,目前可執行高風險醫美手術的醫美診所,如抽脂、削骨、拉皮等,得比照醫院進行每四年一次的「診所評鑑」,最快下週討論細節,儘快推動新制。他強調,過去沒做好把關,如今必須要改革。

衛福部十四日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將美容醫學改爲三層管理,其中特定醫美處置,如光電治療、針劑注射等,其執行醫師需完成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而美容醫學手術及特定美容醫學手術則須具備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泌尿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急診醫學科及皮膚科等十科專科醫師資格。

石崇良昨日表示,除了提高執行醫美處置或手術的醫師訓練與資格,也將有提供高風險醫美手術的醫美診所納入「診所評鑑」,他強調,疏於把關醫美診所「是不對的」,必需要進行改革,接受高風險醫美手術的民衆,本身並無危急生命的疾病,卻因醫美手術事故丟了性命,常執行手術的醫院都需要被監督,同樣提供手術服務的診所也需要被把關。

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全臺可實施高風險醫美手術的醫療院所共有四三五家,其中,三四五家爲診所,屆時將會是首波納入醫美診所評鑑的對象。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此次修法時,就已討論不只要提高執行高風險醫美手術的醫師資格,提供高風險手術的醫療機構也需要通過認證。

醫策會多年來推動醫美診所自主參加「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但卻乏人問津,全臺目前僅有四十家通過認證。劉玉菁表示,衛福部未來推動的「醫美診所評鑑」,擬會參考醫策會的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因該認證涵蓋醫療品質、病安流程、設備、人力、緊急後送能力等指標,但以現行醫美的發展,該認證模式是否足以保障民衆安全,仍需討論,不排除獨立建立新的醫美診所評鑑方式,最快於下週與相關醫學會等討論,研議評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