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投資者回報已成必修課 滬市公司中期分紅“錢”景可期
中經實習記者 孫汝祥 記者 夏欣 北京報道
滬市公司中期分紅熱度不減,一波“現金紅包”已經提前鎖定。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1家滬市公司在年內推出中期分紅方案(含3家一季報分紅),合計派發總額超43億元。半年報披露窗口開啓以來,已有東鵬飲料(605499.SH)、藥明康德(603259.SH)等公司預計派現均超過10億元。
分析人士認爲,隨着滬市中期分紅“預熱”氛圍漸濃,2025年度中期分紅“錢”景可期。
中期分紅“預熱”力度大
7月30日,威勝信息(688100.SH)發佈2025年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公告,擬派發現金紅利1.22億元,佔其半年度歸母淨利潤的40%,這是該公司首次中期分紅。
威勝信息董事長李鴻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公司上市以來,在保持營收利潤持續增長的同時,已累計現金分紅達9.58億元,股份回購註銷2億元,並構建“中期分紅+年度分紅”的雙重回報體系,首次擬中期每10股派發2.5元現金紅利,以切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用實際行動踐行上市公司發展理念。
同樣在A股上市以來首次實施中期分紅的還有藥明康德。
7月28日晚間,藥明康德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99億元,同比上升20.64%,歸母淨利潤85.61億元,同比上升101.92%。公司同時披露中期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
“2025年上半年,爲加大股東回報,公司董事會與管理層在已審批20億元A股回購、28.4億元年度分紅、10億元特別分紅的基礎上,決定首次向全體股東派發10億元中期分紅,體現了董事會和管理層積極維護股東利益、提升公司價值的內在驅動。”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藥明康德自2018年於上交所主板上市以來,公司每年現金分紅總額均達到該年度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的30%,已完成現金分紅金額累計達到約人民幣130億元,分紅比例和分紅金額均位列行業頭部。
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公司將中期分紅持續進行下去。
如東鵬飲料7月26日發佈半年報,同時推出每股派發現金紅利2.5元的分紅方案。這是該公司在2025年4月完成2024年度13億元利潤分配方案的執行後,再次派發13億元的半年度“現金紅包”。
分析人士認爲,東鵬飲料連續兩年中期分紅,通過分層級、多頻次的現金分紅機制,建立起貫通中期與年度的股東回報體系,充分印證了公司以實際行動回饋股東的經營理念,持續鞏固投資者長期信心。
數據顯示,東鵬飲料自2021年上市以來,每年進行現金分紅,目前累計已發放現金分紅53億元,每年現金分紅比例保持在50%左右。
此外,也有公司半年報雖未發佈,但中期分紅已經提前“劇透”。如三六零(601360.SH)4月8日披露,收到實控人對2025年度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的提議,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
三六零“提質增效行動方案”顯示,自2018年重組上市以來,多次進行現金分紅,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累計現金分紅總額約爲36.34億元。其中,累計分紅派息金額共計約21.35億元,回購股份金額共計約14.99億元。2024年度,公司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約7億元。同時,爲提高公司長期投資價值,提升每股收益水平,2024年11月,公司將已回購的14580.53萬股股份變更回購用途並全部註銷。
提高回報已成必修課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在包括新“國九條”在內的一系列政策引導下,提高投資者回報已經成爲滬市公司的必修課,滬市中期分紅頻次與金額創新高。而今年的中期分紅勁頭,亦折射出滬市公司分紅“內驅力”的提升,今年中期分紅力度可期。
數據顯示,2024年度,滬市中期分紅實現爆發式增長,約504家次公司實施分紅,金額高達5800億元,家次和金額分別是前三年總和的2.2倍和1.2倍。2021年至2023年,滬市中期分紅家數分別爲64家次、58家次、107家次,分紅金額分別爲858億元、2081億元、2025億元。
2024年,工商銀行(601398.SH)、農業銀行(601288.SH)、中國銀行(601988.SH)、上海能源(600508.SH)、國機汽車(600335.SH)等公司在上市以來首次派發中期股息,建設銀行(601939.SH)、交通銀行(601328.SH)等公司則是時隔多年後再次派發中期股息。此外,有24家滬市公司進行多次分紅,其中玲瓏輪胎(601966.SH)在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均進行利潤分配,另有陝西煤業(601225.SH)、天士力(600535.SH)等23家公司在年內進行兩次分紅。
日前,上交所召開高分紅重回報暨上市公司價值提升座談會。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交所將推動上市公司進一步加大分紅力度,增加分紅頻次,用好回購、併購重組、投資者交流等市值管理工具,持續提升公司投資價值。
(編輯:夏欣 審覈: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