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如何用免費榨乾IP? 20年前的黑馬,卻被一通操作背刺涼涼
大家好,這裡是正驚遊戲,我是你們的正驚小弟。
看到 “華夏” 二字,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奔騰的黃河、巍峨的長城,是甲骨文裡的日月山川,是五千年文明疊起的厚重年輪。
如果是老一批的玩家,聽到這兩個字,可能內心就會浮出《華夏online》這款老遊戲,又或者是當年爲了點亮圖標,跟風玩的《QQ華夏》。
說到這,肯定就有玩家疑惑,這兩個東西是怎麼回事,二者存在什麼關聯,華夏IP遊戲如今運營得怎麼樣?
帶着這些疑問,小弟和大家一起聊聊華夏走過的那些年。
許多人最早接觸華夏,是在2007年左右,當時大部分人爲了點亮QQ圖標,這也導致了很多玩家以爲華夏這個IP是騰訊自產的。
其實不然。
千禧年間,熱血傳奇入華,掀起了網遊熱潮。這時候,一家名爲深圳網域的公司根據傳奇那一套玩法,引入了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等故事背景,自研出了《華夏OL》。
2004年,遊戲正式公測,就獲得了大量玩家的追捧,當時在遊戲公測一週內,就獲得同時在線15萬的好成績,成爲了年度大黑馬。
也正是因爲《華夏OL》的成功,使得深圳網域這家小公司在行內迅速崛起,走進了騰訊的視野中。
而此時的騰訊,還處於比較糾結的狀態,花重金從韓國引入的網遊《凱旋》遭遇了滑鐵盧,抱着那麼大的流量,苦於沒有好遊戲可以運營。於是,財大氣粗的騰訊直接動用鈔能力征服了深圳網域。
2005年10月,騰訊收購深圳網域19.9%股權,不久後,再次投資1.063億元增購深圳網域40.1%的股權,合計騰訊兩次已獲得網域60%的股權。
由此騰訊切入到《華夏OL》遊戲運營相關事務中,而深圳市也看重騰訊的流量平臺,想要靠着騰訊大賺一筆。
時間來到06年,背靠騰訊的深圳網域隨即推出了《華夏2》。
《華夏2》以神、人、魔、幽冥四界之間的紛爭和有情世間的恩怨情仇爲主線,再現《山海經》、《淮南子》等古書中記載的傳奇故事。
說白了,就是在《華夏OL》的基礎上進行了世界觀的升級,並加一點佐料,更豐富的職業和玩法,精緻的畫面和表現力。
同時,《華夏2》的商業模式在當時也挺“大膽”,不僅開通了普通商業化運營模式提供的包月、計點充值服務,同時也開啓了免費運營模式常提供的元寶寄售。
主打的就是怎麼能賺錢就怎麼來。
《華夏2》於2006年8月28日開啓公測,當時官方還和統一方便麪做了一波聯動。
玩家收集促銷裝統一100創意碗麪、杯麪桶圍上的獎品標誌就可以兌換物品,收集30個標誌可以兌換《華夏2》人物T恤一件,收集200個標誌可以兌換一個MP3。
結果,尷尬的事情來了,深圳網域都已經在06年推出了華夏2,但又在2007年1月搞了個《華夏免費版》。
顧名思義,這個版本其實就是《華夏OL》的白嫖版。
此時的市場免費遊戲大行其道,深圳網域推出《華夏免費版》也算是迎合市場的需求,爲了維護遊戲的人氣。但這對老玩家來說,卻是赤裸裸的“背刺”。
用腳指頭也能想到,免費版一來,誰還去玩付費版?這也導致了《華夏OL》的人氣大量流失,反而《華夏免費版》倒是在一陣子火了一把,但這也只是強行續命的無奈之舉。
眼看《華夏OL》在遊戲井噴的大發展時代,走的磕磕碰碰。騰訊和深圳網域便在2007年8月推出了《QQ華夏》。
《QQ華夏》前身是《華夏2》,同樣是一款2D 網遊,只是與後者相比,《QQ華夏》選擇了當時在市場上較爲成熟的免費運營模式,同時基於QQ號登錄,在遊戲運營模式本身就具有競爭力的同時,QQ號強勢導流,成就了這款產品的輝煌時代。
早期很多人入坑是爲了點亮圖標,而後被遊戲吸引,度過了一個青春。
2007年剛上線的《QQ華夏》中玩家的裝備差距還不是很大,PK、羣戰不斷玩家們在遊戲中也是樂在其中。
不過在運營了兩年後,騰訊對遊戲氪金度層層加碼,平民玩家最終連等級都升不起了,副本又難如登天,不氪金根本打不過,再加上當時遊戲中充斥了各種盜號、外掛問題,最終導致了玩家大量流失。
2009 年,《華夏OL》"600個賬號被盜案" 震驚全網:一夜之間,千萬件頂級裝備如洪流般涌入交易平臺,近600名玩家的賬號被洗劫一空。即便他們層層設防 , 密碼、密保卡、2G動態密碼加殺毒軟件築起四重防線,賬號仍像被無形之手抽走,角色數據憑空消失。
更讓玩家寒心的是騰訊的迴應:"用戶僅擁有賬號使用權"。這句輕飄飄的聲明將責任徹底推開,既無歉意也無補救,瞬間點燃衆怒。而能繞過四重防護的精準盜竊,更讓 "內部人員監守自盜" 的猜測瘋傳。
所以在09年之後,《QQ華夏》再也無法達到07年的盛況。那時的騰訊,可不像現在這麼藏着掖着,是真的玩了命地薅玩家羊毛,也終於把《QQ華夏》變成了一款普通玩家“玩不起”的遊戲。
其實,在《QQ華夏》之後,基本上這個IP的生命力就被挖掘得差不多了。
結果,2010年4月,騰訊收購深圳網域剩餘40%的股份,完成了全資控股。緊接着,深圳網域反手又掏出了《華夏前傳》……
這時候網遊都已經全面進入了3D時代,拼畫面、拼玩法的年代,而深圳網域還在吃老本,還在玩2D畫面,情懷算盤打得噼裡啪啦響……
遊戲自然毫無懸念的撲街了,甚至在市場上都沒濺起幾點水花。
這麼多年下來,華夏這個IP也算是從頭到尾,360度無死角玩了一遍。當遊戲逐漸失去了價值,那停運就是唯一的結局。
《華夏OL》、《華夏免費版》於 2014年4月11日停運;《華夏2》於2015年8月5日停運。
人氣更低的《華夏前傳》也早已涼涼,只是小弟翻遍全網,都沒找到停運公告,這是地位低到連個“裹屍布”都不配有?
如今,在網遊領域,也只剩下《QQ華夏》這個老古董還在運營着,不過也是處於一個半個身子入土的狀態了。
小弟有話說:曾經的爆火遊戲,在時代洪流的洗刷下,成了玩家的記憶碎片。每當有人提起 “華夏” 二字,總是讓人感慨萬分,只剩下長長嘆息。
一個正經問題:你曾經爲了點亮圖標去玩過QQ華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