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高增長新“密碼” 給遊戲裝上AI發條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彭新

8月13日港股盤後,騰訊控股發佈二季度財報,實現營收1845億元,同比增長15%;歸屬股東的淨利潤556.3億元,同比增長17%;扣除投資收益影響,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下歸屬股東的淨利潤爲630.52億元,同比增長10%。

財報發佈後,騰訊控股(ADR)當天漲超7%,創下逾四年以來的新高。8月14日盤中,騰訊股價上漲2.39%,4年來首次站上600港元/股。

2025年二季度,騰訊營收增速創一年來峰值,增值服務、營銷服務、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三塊齊增,利潤增速也較上季度有所回升。在AI技術驅動下,騰訊遊戲和營銷業務盈利走強,抵消了在新技術上加大投資的影響。

隨着業績爆發,摩根士丹利將騰訊控股的目標價從650港元上調至700港元,並維持增持評級,該機構分析師餘凱傑認爲,騰訊第二季度業績“全面超出預期”,得益於所有業務線上AI成功部署。

AI+遊戲雙線驅動,看好射擊遊戲品類

從財報來看,AI已滲透入騰訊各大業務中,實質上擡升了其生態廣告效率,強化了微信商業閉環,並改善了遊戲內容供給與運營。

在騰訊廣告業務中,隨着微信生態增強和AI對廣告系統的改進,帶動了廣告主對視頻號、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的投放需求。騰訊稱,通過升級廣告基礎模型,加大AI在廣告創作、投放、推薦及效果分析中的應用,帶動視頻號、小遊戲、小程序、微信搜索的廣告主需求與轉化顯著提升,廣告點擊率和轉化率、廣告主回報率也得到提升。

而在企業服務方面,隨着企業端AI需求上行,GPU租賃與API調用量增長,疊加電商技術服務費提升,使本季商業服務增速較前季提速。

據騰訊介紹,其遊戲業務板塊也在使用AI工具加速遊戲內容製作,比如基於AI推出仿真度更高的虛擬隊友和NPC,採用AI驅動的營銷舉措吸引新玩家並提升參與度,帶動了遊戲收入增長。《王者榮耀》及《和平精英》等老牌遊戲進一步平臺化,也加大了AI的應用。同時,騰訊還採用AI驅動的獲客運營,提升遊戲的留存與流水。

在AI的加持下,騰訊遊戲業務延續強勢。財報顯示,騰訊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17%至404億元;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35%至188億元。在本土遊戲市場上,去年上線的射擊新遊《三角洲行動》7月月均DAU(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爲當月中國市場DAU前5、流水前3的遊戲;《和平精英》在“搜打撤”玩法拉動下,平均DAU同比增長30%。國際遊戲市場上,其收入已佔騰訊整體遊戲收入的32%,6月,Supercell的《皇室戰爭》月流水創7年新高,新遊戲《沙丘:覺醒》在當月發售期按Steam統計,位居全球買斷制遊戲類別中收入第一。

高盛分析師發佈研報認爲,騰訊的“平臺化”遊戲策略正在幫助其擺脫對單一爆款遊戲的依賴,從而降低業績波動。騰訊首席策略官詹姆斯·米歇爾稱,隨着騰訊遊戲組合不斷擴大、運營時間拉長,意味着這些遊戲可以自然地實現平臺化,進而收入企穩、減少波動性。他進一步表示,騰訊會容忍某款遊戲在某一季度有相對較弱表現,遊戲開發團隊也會做出相應調整,以便實現後期業績反彈。

遊戲行業資深觀察人士羅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數據上來看,騰訊遊戲業績符合市場認知,一方面,《王者榮耀》等老遊戲保持了穩定運營;同時,《三角洲行動》的2000萬的日活數據更是令外界意外,在目前遊戲行業新產品較難“出頭”的現狀下,證明了騰訊在遊戲上的“造星”能力。

隨着《三角洲行動》打開局面,詹姆斯·米歇爾預計射擊類遊戲將在中國有進一步發展:“從歷史上的數據來看,中國市場的射擊遊戲代表性不足。現在中國每年有1000萬大學生,你會發現他們非常喜歡射擊遊戲,我們可以從相關銷售數據中看到這一點。”

8月19日,騰訊即將上線手遊《無畏契約》,基於同名電腦原作改編,是全球最熱門的電競射擊遊戲IP。市場普遍看好這一新遊戲。有券商預估,該手遊推出將爲騰訊帶來超60億元人民幣的年化收入,進一步助推其遊戲業務增長。

不過,在AI和遊戲兩大業績驅動力之外,騰訊的內容板塊並沒有那麼亮眼。今年二季度,騰訊音樂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6.3%至1.24億人,但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同比下降2.6%至1.14億人。儘管騰訊對外口徑更多稱該業務“保持領先”,但訂閱收入、訂閱人數均出現同比下滑。

不確定AI如何影響移動生態

隨着騰訊在移動生態中大力融入AI功能並推廣AI產品,外界普遍關注AI在其移動互聯網生態的角色和影響。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發佈後電話會上稱,騰訊已推出多款面向普通用戶的AI產品和功能,如AI應用“元寶”、微信搜索、搭載智能NPC(遊戲中非玩家角色)的遊戲,以及騰訊會議、騰訊文檔等,不僅提升了產品價值和用戶體驗,還顯著提升了效率。

在劉熾平看來,AI對增長與商業化效率的增益已可驗證,但至於是否會影響移動生態並重塑用戶習慣,目前尚無充分證據下定論:“就特定創作者而言,他們受到的影響目前非常小,相反,AI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些創作者創作的內容。”

他進一步表示,在AI產品和功能的變現上,由於多數中國用戶習慣使用免費工具,可能很難轉向付費模式。未來騰訊將嘗試一些AI工具的變現機會,並探索如何與廣告更好結合。

此前,騰訊計劃增加今年的資本開支,用於支持AI相關業務。二季度,騰訊資本支出同比增長119%,但低於第一季度的274.8億元。在會議上,騰訊表示仍維持全年資本支出目標。對於騰訊下半年資本開支變化,摩根士丹利預計,隨着AI芯片銷售環境的變化,騰訊下半年資本支出將加速。

劉熾平稱,騰訊擁有足夠的芯片儲備用於模型訓練,在模型推理上則有不同的芯片選擇。此外,騰訊在軟件上也會進一步改進,提高推理效率,從而減少對芯片算力的依賴,這意味着在相同數量的芯片上可以放置更多的工作負載。

對於騰訊如何平衡AI收益與成本。劉熾平表示,騰訊不一定在所有場景使用大模型,還可以嘗試使用小模型。小模型可用於特定場景和用例,其成本比非常大的旗艦模型低得多,在許多用例中,採用小模型既能降低成本,也有助於實現更好的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