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Q1汽車收入同比下滑20% 馬斯克宣佈"迴歸"

4月23日消息,美國時間週二盤後,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公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一季度營收爲193.35億美元,同比下滑9%。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淨利潤爲4.09億美元,同比下滑71%;而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淨利潤爲9.34億美元,同比下滑39%;調整後每股收益0.27美元,同比下滑40%。

特斯拉在財報中公佈,第一季度生產電動汽車362615輛,同比下滑16%;交付電動汽車336681輛,同比下滑13%。

特斯拉表示,第一季度運營利潤3.99億美元,同比下滑66%;運營利潤率2.1%,較去年同期下降343個基點。

按業務劃分,第一季度特斯拉核心汽車業務營收139.67億美元,同比下滑20%。發電及儲能業務營收爲27.30億美元,同比增長67%。包括車輛維修在內的特斯拉“服務和其他”業務營收爲26.38億美元,同比增長15%。

特斯拉表示,第一季度末現金、現金等價物和投資爲369.96億美元,同比增長38%。

特斯拉在財報中宣佈,第一季度公司在全球四大工廠順利完成Model Y產線快速升級,並在橫跨三大洲的供應鏈協同下順利推進生產,未發生重大中斷事件。

特斯拉還坦言,隨着全球貿易政策的快速變化,汽車與能源市場不確定性持續上升,全球供應鏈與成本結構均受到不利影響。這些情況或將在短期內對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儘管如此,特斯拉表示仍致力於拓展業務模式,強調研發具備人工智能功能的機器人產品,在自有工廠部署並交付客戶。

特斯拉強調,平價電動汽車等全新車型的開發工作仍在按計劃推進,將在2025年上半年啓動量產。這些新車型將結合新一代平臺和當前平臺的技術特點,並會依託現有產線上生產。專爲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打造的Cybercab將繼續推進“去箱體化(Unboxed)”製造策略,計劃於2026年開始量產。

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自今年5月份起他將“大幅減少”投入政府效率部的時間。馬斯克表示,將繼續通過政府效率部支持特朗普,確保“已得到遏制的浪費與欺詐現象不會捲土重來”。他還承諾,“只要特朗普需要”,未來每週自己仍會投入“一到兩天的時間”處理政務。

馬斯克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豪擲3億美元助特朗普重返白宮。他創建了政府效率部,負責大幅縮減聯邦政府規模與職能。

他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你們看到的抗議活動背後存在嚴密組織”。他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斷言,部分抗議者可能是“因爲領取欺詐性資金”或“享受浪費性財政補貼”才走上街頭。

此外,他就關稅問題表示,特斯拉有足夠實力應對特朗普的任何決定。他強調:“關稅的決定權完全在於美國總統……我會提供自己的建議。”馬斯克表示,他支持降低關稅,並將繼續倡導關稅下調。

第一季度財報要點

營收

總營收爲193.3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13.01億美元相比下滑9%。

利潤

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4.0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90億美元相比下滑71%。

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9.3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5.36億美元相比下滑39%。

每股收益

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調整後每股收益0.12美元,去年同期爲0.41美元。

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調整後每股收益0.27美元,去年同期爲0.45美元。

業務劃分

核心汽車業務營收爲139.67億美元,同比下滑20%;去年同期爲173.78億美元,上一季度爲197.98億美元。

——汽車銷售營收爲129.25億美元,去年同期爲164.60億美元,上一季度爲186.59億美元。

——銷售碳排放積分營收爲5.95億美元,去年同期爲4.42億美元,上一季度爲6.92億美元。

——汽車租賃業務營收爲4.47億美元,去年同期爲4.76億美元,上一季度爲4.47億美元。

發電及儲能業務營收爲27.30億美元,同比增長67%;去年同期爲16.35億美元,上一季度爲30.61億美元。

服務和其他業務營收爲26.38億美元,同比增長15%;去年同期爲22.88億美元,上一季度爲28.48億美元。

總毛利

總毛利潤爲31.53億美元,同比下滑14.7%;去年同期爲36.96億美元,上一季度爲41.79億美元。總毛利率爲16.3%,去年同期爲17.4%,上一季度爲16.3%。

運營利潤

運營利潤爲3.99億美元,同比下滑66%;去年同期爲11.71億美元,上一季度爲15.83億美元。運營利潤率爲2.1%,去年同期爲5.5%,上一季度爲6.2%。

營收成本

總營收成本爲161.82億美元,去年同期爲176.05億美元,上一季度爲215.28億美元。

——汽車業務整體運營成本爲117.00億美元,去年同期爲141.66億美元,上一季度爲165.10億美元。

——發電及儲能業務運營成本爲19.45億美元,去年同期爲11.78億美元,上一季度爲22.89億美元。

——服務和其他業務運營成本爲25.37億美元,去年同期爲22.07億美元,上一季度爲27.29億美元。運營支出

——研發支出爲14.09億美元,去年同期爲11.51億美元,上一季度爲12.76億美元。

——銷售、總務和行政支出爲12.51億美元,去年同期爲13.74億美元,上一季度爲13.13億美元。

汽車產量

第一季度特斯拉汽車總產量爲362615輛,同比下滑16%;去年同期爲433371輛,上一季度爲459445輛。其中Model 3和Model Y汽車產量爲345454輛,同比下滑16%;去年同期爲412376輛,上一季度爲436718輛。Model X和Model S等其他車型產量爲17161輛,同比下滑18%;去年同期爲20995輛,上一季度爲22727輛。

汽車交付量

第一季度特斯拉汽車交付量爲336681輛,同比下滑13%;去年同期爲386810輛,上一季度爲495570輛。其中Model 3和Model Y汽車交付量爲323800輛,同比下滑12%;去年同期爲369783輛,上一季度爲471930輛。Model X和Model S等其他車型交付量爲12881輛,同比下滑24%;去年同期爲17027輛,上一季度爲23640輛。

工廠情況

——美國加州、內華達州和得州工廠

今年4月份得州超級工廠生產下線第40萬輛整車,得州工廠還推出了續航達362英里、補貼後售價低於6.3萬美元的長續航版Cybertruck。內華達州超級工廠創下電池組生產新高,現美國市場交付的所有Model 3和Model Y電池組已實現100%本土製造。內華達州工廠的Tesla Semi生產線和得州工廠的Cybercab項目均有望於明年實現量產。

——中國上海超級工廠

新款Model Y發佈當天創下單日訂單量新紀錄。上海超級工廠的新款Model Y僅用六週時間便完成全面量產,是特斯拉有史以來生產增速最快的車型。

——德國柏林超級工廠

德國柏林工廠第50萬輛Model Y已經生產下線。今年晚些時候柏林工廠將開始向沙特阿拉伯交付Model 3、Model Y和Cybertruck,這也將是Cybertruck首次進入北美以外市場。今年特斯拉計劃在歐洲推出監督版FSD,目前仍在等待相關監管審批。

現金流

截至第一季度末,特斯拉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投資爲369.96億美元,同比增加38%,去年同期爲268.63億美元,上一季度爲365.63億美元。

前景展望

特斯拉坦言,在全球貿易政策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今年業務增速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自動駕駛項目的推進速度、各超級工廠產能增速以及整體宏觀經濟環境。

特斯拉表示,將持續推動製造和運營創新,降低硬件相關成本。長期來看,特斯拉預計硬件利潤將逐步轉向人工智能、軟件和車隊平臺相關收入。

特斯拉強調,平價電動汽車等全新車型的開發工作仍在按計劃推進,將在2025年上半年啓動量產。這些新車型將結合新一代平臺和當前平臺的技術特點,並會依託現有產線上生產。專爲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打造的Cybercab將繼續推進“去箱體化(Unboxed)”製造策略,計劃於2026年開始量產。

財報解讀

特斯拉週二公佈的第一季度財報略超市場對其“跌至谷底”的盈利預期,公司表示“平價車型”的生產計劃正在按部就班推進,這爲銷售下滑中的公司帶來了一絲希望。

報告顯示,受汽車業務收入大幅下滑20%的影響,公司整體營收同比下降9%,淨利潤暴跌71%。

公司表示,業績下滑部分原因在於旗下四大整車工廠都需要進行產線升級,以便投產煥新版Model Y。同時公司強調,單車售價下降及補貼增加也對營收和利潤構成壓力。

2025年對特斯拉而言是開局慘淡的一年。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擔任要職,致力於大幅縮減聯邦政府開支,難以專注於公司管理。此外,特朗普政府實施的全面關稅計劃引發外界擔憂,可能導致製造電動汽車所需的零部件與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

過去幾個月,特斯拉麪臨重重挑戰:老舊產品線銷量大幅下滑、馬斯克政治活動引發抗議,公司股價較去年12月的高點幾近腰斬。許多投資者呼籲馬斯克應辭去特朗普顧問的身份,重新專注於公司運營管理。特斯拉在歐美地區頻頻遭遇抗議浪潮。

儘管公司試圖通過贈送免費充電、提供全自動駕駛功能等優惠措施刺激銷售,但分析師普遍預計特斯拉2025年交付量將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

不過,本季度略好於預期的利潤率給市場帶來了一些安慰,公司整車製造和銷售成本同比下降超過17%,主要得益於原材料價格下跌以及Cybertruck生產線成本的逐步下降。

根據路透社的計算,不計算銷售碳排放積分,特斯拉汽車業務毛利率爲12.5%,高於分析師此前預測的11.8%。

特斯拉未承諾2025年會實現業績增長,並在財報中表示:“我們將在第二季度財報中重新審視2025年的業績預期。”

在與中國本土電動汽車廠商的競爭中,特斯拉逐漸落後。同時,在美國無人駕駛出租車市場,公司也落在Alphabet旗下Waymo之後。儘管如此,特斯拉仍承諾今年6月份將在得州奧斯汀推出首個無人駕駛打車業務。對其未經充分驗證的無人駕駛技術上路行駛,外界普遍擔心安全性與潛在法律風險。

公司週二向投資者重申,仍在按計劃推進柏林工廠的“試點項目”,並計劃今年在加州弗裡蒙特工廠啓動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小規模生產線。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能源業務成爲亮點,同比大增67%至27.3億美元。特斯拉表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快速增長爲公司能源存儲產品帶來“巨大機遇”,可用於穩定電網、調配關鍵時段能源並提升供電能力。

不過,特斯拉在能源業務上也依賴全球供應商,公司表示:“關稅上調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短期內會對供需產生影響。”

股價表現

特斯拉股價當地時間週二收於237.97美元,上漲4.60%,但較去年12月高點幾乎腰斬;財報發佈後,特斯拉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4.77%。(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