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撐不住了!打出“王炸”,002405,智能駕駛“小華爲”,被盯上了!
特斯拉壓力越來越大了。
全球銷量暴跌,智駕系統FSD入華又被吐槽價格昂貴。馬斯克終於放出超級大招,宣稱“願意授權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給其他車企”。
這意味着特斯拉終於放下身段,也走上了“智駕平權”的道路。
A股上市公司中,四維圖新(002405.SZ)、中海達(300177.SZ)、豪恩汽電(301488.SZ)等迎來利好。而一旦特斯拉的FSD打開局面,跟特斯拉已經合作超過十年的四維圖新或將最爲受益。
特斯拉爲何突然要向其他車企授權FSD?
“看家武器”給了競爭對手們,豈不是削弱自家競爭力?
原因很簡單,靠特斯拉自己,根本沒辦法在中國推廣FSD。
FSD(完全自動駕駛),是特斯拉研發的一套智能駕駛,2021年推出。特斯拉一直試圖讓FSD進入中國市場,然而,受數據合規、技術適配、政策審批等影響,推進緩慢。直到今年2月,FSD才正式進入中國,可以搭載在中國的特斯拉車型上。
不過,FSD價格高昂,中國車主要搭載FSD,得額外再支付6.4萬元。進入2025年,國內車企紛紛免費下放智駕系統,打出“智駕平權”旗號,這讓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策略顯得非常尷尬。
這種情況下,特斯拉只剩一個選擇:打不過就加入,順應“智駕平權”的大勢,把FSD授權給其他車企,自己扮演“生態構建者”的角色。
特斯拉的策略沒毛病。
1、對特斯拉而言,車企採用了其FSD系統,那購買特斯拉指定的芯片及配套硬件是必須的,特斯拉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
2、對其他車企而言,如果自身智駕實力薄弱,那麼採用特斯拉的FSD,可以省下鉅額研發費用;
3、如果有大量車企使用FSD,可以迅速擴大FSD市場,培養用戶。
FSD一旦推廣開,將直接刺激上市公司四維圖新的訂單增長。
四維圖新是中國地圖領域老牌頭部,也是特斯拉在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合作對象。自特斯拉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四維圖新一直爲特斯拉全系車提供車機內置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及服務。
今年4月,四維圖新曾表示,特斯拉FSD入華,會加速中國汽車行業向中高階智駕加速演進,增加四維圖新的訂單機會和量產需求,預計公司相關業務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
四維圖新的業務分爲四塊,“智雲”業務,即傳統的地圖導航業務,此外是智駕、智艙和芯片。
近年,免費的手機導航對四維圖新的傳統車載導航業務造成了較大沖擊,此外,一些車企的智駕系統又有“無圖化”趨勢。因此,四維圖新的“智雲”業務備受衝擊。
2021年,公司智雲業務毛利潤15.1億元,到了2024年,已縮水到9.07億。近年來,四維圖新把智駕作爲發展重點。公司智駕業務毛利潤從2021年的483萬增長至2024年的5058萬元,雖然在公司整體盈利盤子中佔比依然很低,但成長非常迅猛。
從基本面看,四維圖新這些年研發投入巨大,近年持續虧損。不過,目前虧損正在收窄,有迎來業績拐點之勢。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四維圖新分別虧損3.36億元、13.14億元、10.95億元、1.52億元。其中2024年虧損收窄16.68%,2025年第一季度虧損收窄10.18%。
公司虧損的直接原因是研發投入太高。
2021年到2024年的四年裡,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爲46.79%、53.44%、56.42%、43.15%。可以看出,常年研發投入佔近半營收。這樣的比例比華爲還高,華爲2024年研發投入佔全年收入的20.8%。
不過,不用擔心公司“沒錢燒”。四維圖新上市以來增發三次,發行公司債一次,2015年以來直接融資規模超90億。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賬上現金還有24.63億元,資產負債率僅20.01%。講白了,資本市場看好四維圖新的前景,所以公司始終能融到錢,目前等的就是“燒錢”有沒有開花結果的那天。
筆者認爲,四維圖新,是當前智駕領域最像華爲的公司。同樣是與車企合作To C模式,同樣是高研發投入。而一旦特斯拉FSD也走上To C,或將與四維圖新有更爲深入的合作。
高科技賽道要厚積薄發,研發未必馬上見效。華爲2019年和2020年研發費用大幅攀升,分別佔到總收入的15%和15.9%,但公司盈利能力在那幾年並沒有顯著提升。
徐徐圖之,誰又能斷定四維圖新未來不會創造華爲那樣的奇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