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財報超難看! 馬斯克承諾:將減少政府工作時間
▲馬斯克承諾減少在政府工作的時間。(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來獲利大幅下滑,引發投資人不滿,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22日表示,將從下個月起「大幅減少」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擔任顧問的時間,把重心重新拉回特斯拉。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馬斯克22日在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從下個月開始,他每週只會花1至2天處理政府效率部門(DOGE)的工作,「從下個月開始,我會花更多時間在特斯拉,因爲協助政府組建『政府效率部門』,以及協助整頓財政的重點工作已經差不多告一段落。」
儘管如此,馬斯克仍爲自己在DOGE的工作辯護,強調打擊政府內部「浪費與詐欺」是必要之舉,也呼籲投資人「不要只盯着眼前的顛簸和障礙」。
針對外界關注的政府角色去留問題,白宮日前則透露,馬斯克原訂擔任川普政府顧問至2026年,但若與政府效率部相關的任務提前結束,不排除他的政府職位也會提前畫下句點。
這番表態釋出後不久,特斯拉股價在盤後交易一度大漲7.8%,最後漲幅收斂至約4%。外界認爲,這顯示投資人對於馬斯克迴歸特斯拉主業抱有期待。
報導指出,特斯拉本季財報並不好看,根據特斯拉22日公佈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一季調整後淨利爲9.34億美元(約臺幣303億元),年減39%,遠低於分析師預期;報告淨利更是大減71%,僅剩4.09億美元(約臺幣133億元),創下自2020年第四季以來最差表現。
營收方面,特斯拉本季收入爲193億美元(約臺幣6260億元),年減9%,也不如市場預期的214億美元(約臺幣6940億元)。首季交車量年減13%,失去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寶座,被中國比亞迪(BYD)超車。
分析指出,馬斯克近年積極參與政治,加上與川普政府關係密切,導致特斯拉品牌在部分市場受挫,銷售表現連帶受到影響。
特斯拉也多次示警,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及高額關稅,恐怕對零組件供應鏈造成衝擊,進一步影響車輛生產與能源儲存業務,尤其是電池芯高度仰賴中國供應。
馬斯克坦言,「關稅仍然是我們這種利潤率不高公司的重大挑戰。」儘管特斯拉在美國販售的車輛均爲當地生產,但許多關鍵零件仍需仰賴海外供應,包括中國製電池芯,使得公司無法完全避開全球供應鏈震盪。
財報也指出,由於貿易政策充滿變數,今年的成長幅度將取決於多項因素,包含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速度。
公司重申,計劃在6月開始生產更平價車款的時程不變,並寄望升級後的旗艦車款Model Y有望帶動需求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