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佈,停止與加拿大所有貿易談判,發生了什麼?
據新華國際頭條28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7日在社交媒體上宣佈,由於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在7日內告知加拿大與美國開展貿易所適用的關稅稅率。
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26日宣佈,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數字服務稅將自6月30日生效。根據計劃,加拿大政府將針對科技公司向加拿大用戶提供數字服務或出售加拿大用戶數據的收入徵收3%的稅,並追溯至相關公司2022年的收入。
目前,美國正與加拿大等貿易伙伴談判,以在特朗普設定的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並試圖施壓阻止。
加拿大總理卡尼 視頻截圖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6日,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加拿大面臨着來自最大貿易伙伴美國的不合理關稅。卡尼當天敦促加拿大議會通過政府提出的“加拿大經濟一體化法案”,以加快加拿大國內基礎設施項目的審批速度,並消除國內貿易壁壘。
據瞭解,該法案旨在降低加拿大省級貿易壁壘,促使加拿大形成統一的市場。法案還將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審批流程,將審批時間從五年縮短至兩年。
卡尼當天還表示,加拿大政府將繼續與美國政府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要求美國“儘快取消對加拿大實施的非法且不合理的關稅”。
此前,美國白宮6月3日發佈公告,以應對所謂“國家安全威脅”和提高國內鋼鋁產業競爭力爲由,宣佈從4日起將進口自除英國外所有貿易伙伴的鋼鋁產品關稅從目前的25%上調至50%。加拿大鋼鋁業界強烈反對美方措施。加拿大鋼鐵生產商協會表示,提高關稅將“對整個供應鏈造成大規模破壞和負面影響”。加拿大總理辦公室6月3日晚發表聲明說,美方加倍徵收鋼鋁關稅“非法且不合理”,加拿大政府正與美方進行談判,爭取取消這些關稅以及其他關稅。
特朗普4月2日宣佈開徵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佈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但維持10%“基準關稅”,同時威脅美貿易伙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與美談判。
與此同時,英國《金融時報》24日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幕僚長比約恩·塞伯特表示,在7月9日歐美貿易談判最後期限之前,歐盟內部需協調好立場,做好對美採取更多關稅反制措施的準備,以對美形成“切實威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資料圖
塞伯特表示,馮德萊恩准備對美採取關稅反制升級措施,以爭取更好的協議。他希望歐盟成員國支持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徵收一攬子關稅的方案,並表示歐盟也在準備針對服務業的措施,包括對美國科技公司徵稅,以及限制美國企業獲得公共採購合同。
馮德萊恩日前曾表示,在談判中,如果涉及歐盟及其成員國的主權決策過程,這是美方“不可觸碰的”。
德國總理默茨強調,德國政府將支持對美採取更強硬的措施。他說,如果歐美之間沒有達成協議,德方將採取多種應對措施,捍衛自身利益。若當前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將不利於任何一方。
目前,美國對歐盟鋼鋁產品徵收50%關稅,對汽車領域徵收25%關稅,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威脅稱,如果7月9日前美歐貿易談判沒有取得突破,他將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
作爲迴應,歐盟曾決定對美國總額210億歐元的進口產品加徵至多50%的關稅。但爲給貿易談判留出時間,這一報復措施推遲至7月14日生效。
延伸閱讀:
“形勢變了,加拿大過去那麼對中國,太蠢”
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美加關係急轉直下,而特魯多政府過去的對華政策,也令加拿大國內開始反思。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在5月6日的報道中稱,在加拿大總理卡尼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白宮會晤之際,加拿大正面臨諸多難題,不僅要應對美國關稅威脅,還要處理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關係。
有加拿大學者爲此呼籲自由黨政府應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以促進對華貿易和實現氣候目標,還有業界專家建議,加拿大應與中國在電動汽車研發方面開展合作。
去年秋天,加拿大特魯多政府不顧多方反對和勸阻,追隨當時拜登政府的做法,對中國電動汽車、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今年3月,中方宣佈對原產於加拿大的菜子油等進口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批評者認爲,在加美關係惡化、氣候目標緊迫以及中國對加拿大實施反制關稅的當下,對華關稅政策顯得愈發不合時宜。
“這是項愚蠢政策,我們當時只爲(對美國)表忠心而跟風行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氣候變化的政治學教授傑西卡·格林(Jessica Green)指出,“時局已變……這項政策顯得更加愚蠢了。”
“加拿大去年失去了自主思考能力,”加拿大城市交通研究與創新聯盟CEO約瑟帕·佩特魯尼克(Josip Petrunic)批評道,“我們在貿易政策上存在思維惰性,總以爲隔壁有可靠夥伴。”
中國和加拿大國旗 資料圖
據加拿大油菜籽理事會數據,中國是加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市場,2024年油、粕類出口額分別達2060萬和9.18億加元(1加元約合5.27元人民幣)。
“我們農民首當其衝。”加拿大油菜籽種植者協會主席安德烈·哈普(Andre Harpe)說,他希望加拿大新政府能將關稅問題作爲首要任務。
加媒注意到,中國尚未對價值49億加元的進口加拿大油菜籽實施關稅。
“中國隨時可能這麼做。”哈普警告。
另一方面,對華關稅還引發了加拿大國內對能否實現氣候目標的擔憂。根據加拿大政府的減排規劃,到2030年比2005年減排40%,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加聯邦政府《零排放汽車銷售條例》明確要求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
“要實現電動車普及,必須提供平價車型。”加拿大電動出行協會政策總監路易斯·萊韋克(Louise Lévesque)說。
當前加拿大電動汽車價格區間爲4萬至32.7萬加元,許多民衆難以承受。“中國車型恰好能填補空白。”萊韋克補充道。目前市場最便宜的電動車是中國比亞迪海鷗,約1.3萬加元。
也有人認爲,若放任中國車進入市場,加拿大本土產業投資可能付諸東流。加拿大汽車製造商協會CEO布萊恩·金士頓(Brian Kingston),中國汽車“存在傾銷風險”。
不過一些專家認爲,存在兼顧平價電動車與保護本土製造的解決方案。
多倫多汽車諮詢公司Clarify總裁尼爾·希斯科克斯(Niel Hiscox)建議,加拿大與中國或可在電動汽車研發領域合作:“中國在電池技術和電動車領域已是全球領導者,我們需要逆向技術轉移。”
萊韋克則提議加拿大效仿歐洲設定針對性關稅,或實施時限管制,“爲北美產業爭取轉型時間”,她還建議僅對本土產電動車提供購車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4月30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及對加拿大的攻擊性言論引發選民強烈反彈,這種民意反噬直接助推現任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贏得選舉。
分析認爲,如果加美緊張關係持續,加拿大新政府或將獲得更充分的政治空間推進對華合作。隨着加拿大民衆對美政策牴觸情緒加深,特別是在處理與中國相關事務時,加美政策協同性可能顯著下降,加方或將採取更具獨立性的外交策略。
針對加拿大對華關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3月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敦促加方採取切實行動,糾正錯誤做法,爲兩國企業開展正常貿易和合作提供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環境。”
毛寧強調,中方期待加方能夠堅持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奉行積極務實的對華政策,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加關係改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