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爲何突然”放過“鮑威爾?多虧了貝森特和盧特尼克

儘管上週特朗普對鮑威爾的批評愈演愈烈,但他本週二公開表態,自己並不計劃解僱鮑威爾,並指責媒體誤傳他有此意圖。

美東時間4月23日,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白宮內部此前對特朗普公開批評鮑威爾的言論十分重視,甚至有白宮律師私下研究罷免鮑威爾的法律方案,包括是否可以因“正當理由”罷免,因爲根據法律,美聯儲理事只能在任期結束前因正當理由被罷免,而法院通常將“正當理由”解讀爲瀆職或不當行爲。

另外,特朗普改變主意與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有關,知情人士稱,他們警告特朗普罷免鮑威爾或引發市場動盪和法律糾紛。盧特尼克告訴特朗普稱,解僱了鮑威爾也不會改變利率,因爲美聯儲其他成員可能會維持與鮑威爾類似的貨幣政策。

市場用腳投票,特朗普放棄解僱

媒體指出,特朗普“不打算解僱鮑威爾”的言辭表明,他和他的顧問依然密切關注華爾街和大企業的反應。

雖然特朗普堅稱自己不受市場波動影響,但他和顧問們顯然關注到市場對他激進貿易和經濟舉措的反抗,並且在逐漸做出妥協。畢竟,白宮發言人Taylor Rogers曾表示,總統顧問會爲特朗普提供建議,但最終決策者仍是總統本人。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週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將在與總統的對話中提倡降低關稅。馬斯克說:“是否聽取我的建議由他自己決定。”由於特斯拉的股價下滑,他將減少在DOGE方面的工作時間,而特斯拉也因馬斯克與政府的關係而全球銷量下滑。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就頻繁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並試圖通過社交媒體等方式影響美聯儲決策,但效果有限,未對美聯儲獨立性造成實質性影響。然而,此次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顯著升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更傾向於挑戰制度和法律規範。美國司法部正在試圖推翻一個已有90年曆史的法律先例,而這一先例是防止美聯儲官員在任期屆滿前被免職的重要保障,許多法律專家認爲,一旦該先例被推翻,美聯儲的獨立性將受到嚴重威脅。

其次,由於特朗普的關稅規模遠超其第一任期,且範圍更廣,這可能導致今年通脹問題更加嚴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使美聯儲在權衡通脹與經濟增長時面臨更艱難的抉擇。

解僱鮑威爾代價太大且收效有限

但實際上,特朗普解僱鮑威爾面臨諸多阻力。

一方面,美聯儲的獨立性被債券投資者視爲美國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許多投資者認爲,美聯儲不應該受到政府幹預。如果有外國投資者擔心美國政府幹預美聯儲來容忍更高的通脹水平,他們可能會減少美債購買,從而推高利率。

前舊金山聯儲高級顧問、首席經濟學家Tim Mahedy上週表示,如果特朗普成功迫使美聯儲主席下臺,市場的反應將是災難性的。痛苦將來得如此迅速和劇烈,以至於總統將被迫立即收回承諾,否則將面臨系統性金融危機。

另一方面,許多華爾街分析師認爲,即使特朗普解僱鮑威爾,也不會輕易改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因爲美聯儲其他理事也未必支持降息。例如,特朗普上月提拔了他首任期內任命的美聯儲理事鮑曼爲銀行監管副主席。鮑曼是美聯儲中最直言不諱的官員之一,曾警告過早或過快降息的風險。

鮑威爾一直表示,他不認爲美聯儲的獨立性會受到威脅。鮑威爾認爲,假如美聯儲主席因爲政策意見不合而被解僱,那對未來的美聯儲主席會造成很大壓力,可能影響他們的決策自由。爲了保護美聯儲主席能在沒有政治壓力的情況下做決定,鮑威爾認爲必須要爲這種可能的法律衝突做好準備,即使他個人可能會因此承擔費用。

美聯儲獨立性問題並非新鮮事

自1970年代高通脹以來,美聯儲便十分重視其獨立性。在那時,美國總統尼克松曾施壓美聯儲要求放寬貨幣政策,結果引發嚴重通脹。高通脹問題最終通過198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得以遏制。

雖然美聯儲獨立性未通過法律形式明確規定,但這一歷史教訓促使美聯儲、總統和國會達成共識,美聯儲應該有相當的獨立性,以確保它能夠保持低通脹和健康的就業市場。

到了1990年代,很多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也開始爭取到更大的獨立性,允許它們不受政府幹預,自主決定利率,從而能更好地爲經濟的長遠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