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變!
又有變化!
美國當地時間7月31日晚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從67個貿易伙伴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徵收15%至41%不等的關稅,將關稅水平提高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但這次不同的是,新關稅將在8月7日生效,而不是之前所說的8月1日。分析認爲,這可能是給通過談判降低關稅提供一個時間窗口。
受此消息刺激,日本股指跌幅收窄,歐美股指期貨亦有明顯反彈。值得注意的是,隨着美國“對等關稅”實施日的臨近,加之美聯儲降息預期減弱,最近美元指數走勢強勁,這可能意味着全球資金的避險情緒逐漸濃厚。分析人士認爲,美國在“對等關稅”上的不確定性其實是在擾亂經濟秩序。
突變
關稅生效日期又變了。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7月3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確定了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具體稅率從10%至41%不等。特朗普進一步修改今年4月發佈的所謂“互惠關稅”政策,對多國商品調整附加關稅稅率,以應對美方所稱“長期且嚴重的貿易逆差構成的國家安全緊急狀態”。
根據附件I,日本、韓國、新西蘭等爲15%;加拿大上調至35%;對未在附件I中列明國家的商品則統一徵收10%。對歐盟國家,若商品現行關稅低於15%,將補足至15%;高於15%的不再追加。行政令同時規定,若發現通過第三國轉運以規避關稅的行爲,將加徵40%轉運稅,並列入“規避名單”公開半年一次。據該行政令,敘利亞被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最高,定爲41%,緬甸、老撾定爲40%;巴西、英國關稅最低,定爲10%。多數國家及地區的關稅稅率定爲15%。對越南關稅稅率定爲20%。
然而,關稅徵收的時間卻突然生變。原定於8月1日開始徵收的關稅,現在改到了8月7日。一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說:“這是歷史性的,這是一個新的貿易體系,這就是我所說的特朗普回合談判。”白宮官員週四晚間表示,他們希望在新的關稅實施日期8月7日之前,與各國達成更多協議。
特朗普在行政命令聲明上表示,美國長期且龐大的年度貨物貿易逆差,構成異常且重大的威脅,危及美國國安與經濟,而這項威脅在全部或大部分源自於美國境外。
他表示,收到來自多名資深官員的進一步信息與建議,包括美國在雙邊貿易關係中持續缺乏互惠,以及外國貿易伙伴不一致的關稅水平與非關稅壁壘,對美國出口、國內製造業基礎、關鍵供應鏈及國防工業基礎所造成的影響。
不一樣的發佈,不一樣的解讀
相比於4月2日,特朗普在8月1日發佈的升級版“互惠”關稅,顯得少了些許浮誇和魅力。
據美國媒體報道,白宮的行政命令發佈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31日晚上7點左右,正值美國民衆下班之際。沒有現場直播,沒有大型頒獎典禮,當然也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只有一個嚴肅的網站,上面擺着一張黑白相間的表格。圍繞最近宣佈的舉措——甚至可以說是秘密——表明了兩件事:
首先,白宮或許意識到,第二次加徵關稅帶來的劇烈衝擊對貿易協議的影響將減弱。畢竟,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4月份承諾的“90天達成90項協議”如今已遙不可及。
其次,美國實際上或許可以不與某些國家達成貿易協議,讓他們承擔高於預期的關稅。6月份,美國財政部報告稱,由於關稅收入意外盈餘,其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四倍多。經濟學家們對關稅引發的通脹的擔憂也已不像以前那麼強烈。
當然,所有這些都只是猜測。除了數字之外,關於最新關稅的其他信息知之甚少——關稅公佈才幾個小時,迄今爲止還沒有其他官方消息。
美國媒體這樣寫到:這項命令之所以如此低調地發佈,可能只是因爲玫瑰園現在更像一條混凝土小路了。又或許,特朗普這次不想讓赫德島和麥克唐納島上的企鵝知道他的徵稅計劃。
責編:羅曉霞
排版:王璐璐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