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凍結”洛杉磯港 美零售商只剩約六週庫存
財聯社4月30日訊(編輯 劉蕊)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胡亂揮舞“關稅大棒”,再過大約六週,美國消費者可能將會明顯感受到關稅帶來的痛苦。
洛杉磯港進貨量銳減
美東時間週二,美國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洛卡(Gene Seroka)預計,該港口下週的進口量將比去年同期明顯下降,降幅將超過通常進口貨運量的三分之一。
塞洛卡表示,“貨物數量急劇下降,許多美國主要零售商都因爲關稅而停止了所有來自中國的貨物。”
塞洛卡解釋說,該港口近一半的貨物來自中國。因此,只要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不能緩和,該港口的貨物流入前景可能都會很黯淡。
近兩個月,美國不少進口商已經提前大批量囤貨,以緩和關稅的衝擊。受此影響,美國3月份商品貿易逆差擴大至創紀錄的1620億美元,大大超過了經濟學家預估的1450億美元,也超過了前值1479億美元。在消費品進口的帶動下,美國3月份進口增長5%至3427億美元。當月出口增長1.2%。
塞洛卡表示:“我們接下來將看到的是,零售商還有大約五到七週的庫存,然後消費者們的購物選擇將會明顯減少。”
塞洛卡舉例稱,這並不意味着美國的貨架會空無一物,但可能意味着,如果消費者想要出門購買一件藍色襯衫,他很可能只能找到11件紫色襯衫——而那唯一的一件藍色襯衫不是自己想要的尺碼,而且價格更高。
“沒有人是贏家,”他表示,“中國是美國的工廠…太平洋兩岸都感受到了痛苦。”
特朗普的時間不多了?
美東時間週二早些時候,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美洲首席市場策略師加布裡埃拉·桑托斯(Gabriela Santos)表示,對特朗普來說,“用來下調對華關稅的剩餘時間不多了。”
她表示,每個人都知道關稅是不可持續的,但市場需要看到關稅出現實際的下降。
桑托斯表示:“我們並不是在談論價格上漲和公司想辦法轉嫁價格上漲的問題…我們討論的是關稅對供應鏈的實際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