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俄對烏大變臉 歐洲老謀深算套牢美國

02:34

近日,特朗普公佈其所謂涉俄“重大聲明”,甩出對俄施壓三板斧,也就是其對俄揮出關稅大棒、發出制裁威脅和宣佈恢復對烏克蘭的軍援。

白宮威脅俄羅斯,這是要重回極限施壓的老套路?在援烏的問題上,特朗普爲何來回反覆?內外分歧交錯之下,歐洲在援烏和防務自主上正在面臨哪些挑戰?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晨、上海環太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張耀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忻華,做客東方衛視《環球交叉點》節目,與主持人袁鳴進行了探討。

趙晨:如果沒有美國,歐洲是沒有辦法向烏克蘭提供包括預警系統、戰略衛星、情報系統這些資源的,所以必須把美國留在俄烏衝突戰場上。其實歐洲還是比較老謀深算的,其策略還是發揮了很大的效果。歐洲人可以作爲主要的出資方,美國人可以少出錢,但是美國必須要留在這場衝突之中,不能走。

張耀:特朗普從他的第一任期,對普京就有惺惺相惜的感覺,但是當他第二次上臺以後,他開始推行所謂的結束俄烏衝突計劃,發現自己不斷地在碰普京的軟釘子。普京表面上表示,他很歡迎和美國進行接觸,也歡迎美國進行和平調停。但事實上,普京對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一寸也沒有讓。特朗普可能覺得完全錯估了普京,普京也完全辜負了他的一片“癡心”。

忻華:歐洲內部是四分五裂的,而且歐洲內部紛爭不斷,歐洲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能夠以一個聲音說話。但是歐洲還是有主流的聲音。這個“主流”主要就是在歐盟層面,多數的西歐國家或者說起主導作用的歐洲大國還是認爲需要穩定烏克蘭的形勢,需要穩定烏克蘭的前線,所以這個錢還是要花的。

週日中午12:00,東方衛視將播出深度國際時評節目《環球交叉點》,敬請觀看。

編輯: 白雪兒

責編: 左禾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