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聯合國:以軍讓加沙“無處爲安” 危及民衆集體生存
聯合國:以軍讓加沙“無處爲安” 危及民衆集體生存
沈敏
以色列3月初以來對加沙地帶恢復密集軍事打擊,同時切斷物資進入加沙地帶的渠道,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人道主義困境持續加重,引起國際社會深切憂慮。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的發言人拉維娜·沙姆達薩尼11日在日內瓦對媒體記者說,以軍行動對加沙地帶造成“死亡、破壞、顛沛流離和基本生活物資斷絕”等多重衝擊,加上以方“頻繁建議加沙民衆徹底離開所居土地”,“讓人真切擔憂加沙地帶整個巴勒斯坦人羣體的未來生存可能性”。
她強調,以軍持續空襲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婦孺。3月18日至4月9日間,以軍對加沙地帶的居民樓和難民帳篷營地發動大約224起空襲。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已知信息,其中大約36起空襲所致死亡人員全部是婦女和兒童。
即使那些聽從以軍命令、在空襲前撤離到“安全地帶”的巴勒斯坦人也可能成爲另一場空襲的受害者。沙姆達薩尼說,以軍在加沙地帶四處轟炸,已經讓這片土地“無處爲安”。
過去一星期,在加沙地帶北部毗鄰地中海的加沙城,由於以方供水中斷,成千上萬居民失去唯一清潔水源。以軍上週以轟炸“恐怖分子基礎設施”爲由,命令加沙城東部舒賈伊亞等居民區民衆撤離。那次轟炸損壞了舒賈伊亞區內由以色列國家水務公司運營的供水管道。
據路透社報道,加沙唯一自然水源“濱海潛水含水層”由於鹽度過高、抽取過度和污染等問題,絕大部分已不適合飲用,而多數海水淡化處理廠由於戰火或缺少電力和燃料供應,已經受損或停止運行。
加沙城多數水井已毀於戰火,如今以方運營的供水管道也受損,許多居民不得不每天步行到偏遠處,從爲數不多還能用的水井打水,用塑料桶裝回家,有時要跋涉幾公里。
“從早上開始,我就一直在等水來,”42歲的加沙女子法滕·納賽爾說,“既沒有水站開放,也沒有水車來。供水斷了,過境口岸也被封鎖了。”
加沙城當局發言人胡斯尼·姆哈納說,“形勢非常困難”,清潔、消毒、做飯、飲用等日常用水需求都受到影響。
3月22日,巴勒斯坦統計局和水務局在聯合聲明中通報,加沙地帶超過85%的供水和衛生設施或資產已經部分或徹底停止運行,導致該地區“供水率下降至平均每人每天3至5升的水平”。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人在緊急狀況下維持生存所需最低用水量爲每人每天15升。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本月8日譴責以色列3月初以來的持續封鎖使加沙地帶成爲“殺戮之地”。以色列方面則辯稱,加沙地帶“不缺少援助物資”。(完)(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