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特稿·時事與軍事】聯合國:加沙可耕種農田面積僅1.5% 瀕臨“全面饑荒”

【新華社微特稿】聯合國機構6日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加沙地帶目前可耕種的農田面積佔比僅1.5%,當地正瀕臨“全面饑荒”。

報告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聯合國衛星中心聯合發佈,根據高分辨率衛星圖像,估算得出上述數據。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加沙地帶超過86%的農田受損,約8.6%的農田可供農民進入,但其中僅有2.3平方公里、佔總面積1.5%的農田可耕種。這一數據較兩個多月前大幅減少。5月底公佈的報告顯示,截至4月,加沙地帶可耕種農田的面積佔比不到5%。

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加沙地帶正處於“全面饑荒的邊緣”,根本原因在於人道主義通道受阻,農業糧食系統崩潰,普通家庭甚至無法維持最基本的生計。該機構呼籲爲加沙地帶提供安全和持續的人道主義援助,以恢復當地糧食生產,避免更多生命損失。

今年3月,以色列重新封鎖加沙地帶並恢復大規模軍事行動,加沙人道主義危機加劇。

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機構7月29日發佈的“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報告,加沙地帶的糧食消費和營養指標已處於本輪衝突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當地正面臨嚴重饑荒風險。

加沙地帶衛生部門本月6日說,過去24小時內,該地區5人因營養不良死亡,使得當地與飢餓有關的死亡總人數攀升至近200人,其中一半是兒童。

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前,農業佔加沙地區經濟比重約10%,超過56萬人口的生計完全或部分依賴於農作物種植、畜牧業或漁業。聯合國糧農組織今年早些時候估算,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農業損失超過20億美元,預估恢復與重建費用在42億美元左右。(完)(王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