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預算挹注高等教育200億 教部:預計朝3大面向辦理

行政院會今預計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中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約有200億,教育部預計朝三大面向着手辦理。聯合報系資料照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行政院會今天預計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草案規模上看4100億元,其中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約有200億。教育部說明,預計朝延攬國際級人才、鬆綁法規、協助校務經營等三大層面着手。

根據草案,特別條例適用範圍包含提供企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協助企業開拓多元市場、支持勞工安民就業、強化農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協助開拓多元市場,亦包括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

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表示,部長鄭英耀上任後便對高教人才培育、產業合作、協助教師創新創業等有想法,正好配合本次特別預算方案,教育部高教、技職等司處將着手研議。

廖高賢表示,目前規劃面向包括爲高教延攬國際人才,近年由於業界薪資待遇更佳,大量吸納博士等研究人才,因此預計藉此規劃提升學界待遇,協助人才延攬;又國外歷來多有不少創新創業辦法,而國內法規還是需要與時俱進,因此希望藉由本次特別預算協助提出新措施,讓教師不用像過去留職停薪才能創業;再者,則迴歸校務經營,透過特別預算挹注,協助專科以上學校整體校務經營更精進。

廖高賢也說,本次關稅衝擊確實會影響國際高等教育與人才競逐,國際局勢改變,人才就可能於區域間移動,因此希望在局勢有利於臺灣時,積極延攬人才。

另外,外界質疑是否各部會遭凍結、刪減的預算,欲藉特別預算一次補回。廖高賢也說,目前教育部正在辦理解凍當中,「沒有彌補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