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增2傳統工藝保存者 日治時期寺廟玻璃底片列古物

桃園市政府召開「114年度第1次傳統工藝暨古物審議會」,新增認定吳政男、曾國棻爲傳統工藝保存者,並指定「桃園郡寺廟玻璃幹版底片組」與「龜山回龍寺今上天皇陛下聖壽萬安牌」爲古物。(圖/桃園市文化局)

桃園市政府於10月13日召開「114年度第1次傳統工藝暨古物審議會」,會中決議新增認定吳政男爲傳統工藝粧佛保存者、曾國棻爲傳統工藝纏花保存者,並指定「桃園郡寺廟玻璃幹版底片組」及「龜山回龍寺今上天皇陛下聖壽萬安牌」爲古物,文化局表示,未來將持續爭取中央補助,推動古物普查與傳統工藝保存、教育推廣等計劃。

文化局說,此次被認定爲粧佛保存者的吳政男,承襲福州派傳統粧佛技藝,精通木雕、粉線、彩繪與安金等工法,並長期於大學開設課程推廣工藝教育,其作品兼具藝術性與宗教精神,深厚技藝底蘊,具高度傳承代表性。

桃園市政府召開「114年度第1次傳統工藝暨古物審議會」,新增認定吳政男、曾國棻爲傳統工藝保存者,並指定「桃園郡寺廟玻璃幹版底片組」與「龜山回龍寺今上天皇陛下聖壽萬安牌」爲古物。(圖/桃園市文化局)

文化局也提到,纏花保存者曾國棻,師承陳惠美與謝雅秀兩位老師,熟習「閩式」春仔花及「客家」纏花技藝,涵蓋供花、粄花、盤花等多種形式。曾國棻長期投入校園與社區教學,推廣纏花藝術,作品細膩且富文化意涵,審議會一致認爲其在技藝延續與文化傳承上具有重要地位。

文化局指出,「桃園郡寺廟玻璃幹版底片組」共計39件,拍攝於日治時期,紀錄了當時桃園地區多座重要寺廟的原貌,包括景福宮、蘆竹五福宮等,是極爲珍稀的歷史影像資料。由於這批幹版底片不僅具備高度的藝術與文獻價值,也能反映當時的宗教與社會風貌,經審議會認定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正式列爲古物保存。

另「龜山回龍寺今上天皇陛下聖壽萬安牌」亦通過審議指定爲古物。該文物爲明治時期日本「皇國佛教」思想的具體展現,體現殖民時期宗教與政治的互動關係,具有獨特的歷史象徵與文化研究價值,對理解日本佛教在臺灣的發展脈絡具參考意義。

文化局說明,未來將持續爭取中央補助,推動古物普查與傳統工藝保存、教育推廣等計劃,讓珍貴的歷史文物與傳統技藝得以延續,守護城市文化根基,讓桃園的文化記憶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