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在地企業翻轉瀝青刻印象 啓動綠色轉型降逾7成污染
桃園在地經營30餘年的「欣道實業公司」,從事道路施工與瀝青混凝土製造,爲揮別瀝青刻板印象,自2024年正式啓動綠色轉型,新建第二廠區,新廠區導入局部集氣裝置,並將重油改爲天然氣燃燒,製作過程採用密閉式輸送帶及室內廠房和卸料作業等,降低逾7成污染排放,更讓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4.3%,實踐減碳、環境永續理念。(廖姮玥攝)
桃園在地經營30餘年的「欣道實業公司」,從事道路施工與瀝青混凝土製造,爲揮別瀝青刻板印象,自2024年正式啓動綠色轉型,新建第二廠區,新廠區導入局部集氣裝置,並將重油改爲天然氣燃燒,製作過程採用密閉式輸送帶及室內廠房和卸料作業等,降低逾7成污染排放,更讓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4.3%,實踐減碳、環境永續理念。(廖姮玥攝)
桃園在地經營30餘年的「欣道實業公司」,從事道路施工與瀝青混凝土製造,爲揮別瀝青刻板印象,自2024年正式啓動綠色轉型,新建第二廠區,新廠區導入局部集氣裝置,並將重油改爲天然氣燃燒,製作過程採用密閉式輸送帶及室內廠房和卸料作業等,降低逾7成污染排放,更讓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4.3%,實踐減碳、環境永續理念。欣道實業公司專案經理徐聖博表示,引用實際行動實踐環境永續,揮別瀝青刻板印象。
桃園在地經營30餘年的「欣道實業公司」,從事道路施工與瀝青混凝土製造,爲揮別瀝青刻板印象,自2024年正式啓動綠色轉型,新建第二廠區,新廠區導入局部集氣裝置,並將重油改爲天然氣燃燒,製作過程採用密閉式輸送帶及室內廠房和卸料作業等,降低逾7成污染排放,更讓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4.3%,實踐減碳、環境永續理念。(廖姮玥攝)
桃園在地經營30餘年的「欣道實業公司」,從事道路施工與瀝青混凝土製造,爲揮別瀝青刻板印象,自2024年正式啓動綠色轉型,新建第二廠區,新廠區導入局部集氣裝置,並將重油改爲天然氣燃燒,製作過程採用密閉式輸送帶及室內廠房和卸料作業等,降低逾7成污染排放,更讓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4.3%,實踐減碳、環境永續理念。(廖姮玥攝)
傳統瀝青製造過程中不僅仰賴重油燃燒、耗能及碳排高,且伴隨重粉塵和異味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欣道實業新建二廠並啓用運轉後,透過智慧燃燒控制系統,利用天然氣取代重油,讓硫氧化物、粒狀污染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等4大污染物同步消減,另外爲進一步改善異味、揚塵問題,新二廠區針對砂石原料採密閉儲料設計,降低物料逸散,而再生料堆置區則加蓋屋頂,避免因含水量過高導致的異味問題。另外新建二廠落實8項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更獲得環境部指定全國瀝青廠觀摩場域,成爲推動產業轉型的示範基地。
桃園在地經營30餘年的「欣道實業公司」,從事道路施工與瀝青混凝土製造,新廠區導入局部集氣裝置,並將重油改爲天然氣燃燒,製作過程採用密閉式輸送帶及室內廠房和卸料作業等,降低逾7成污染排放,更讓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4.3%,實踐減碳、環境永續理念。(廖姮玥攝)
徐聖博指出,民衆普遍對瀝青的印象不外乎是惡臭難聞的異味,欣道實業期許透過創新制程與實際行動,不僅改善大衆對瀝青產業的既有印象,更以「低碳、智慧、永續」爲核心,參與今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評選,盼以產業標竿身分,帶動道路工程產業走向環境永續的新里程。
桃園在地經營30餘年的「欣道實業公司」,從事道路施工與瀝青混凝土製造,爲揮別瀝青刻板印象,自2024年正式啓動綠色轉型,新建第二廠區,新廠區導入局部集氣裝置,並將重油改爲天然氣燃燒,製作過程採用密閉式輸送帶及室內廠房和卸料作業等,降低逾7成污染排放,更讓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4.3%,實踐減碳、環境永續理念。(廖姮玥攝)
桃園在地經營30餘年的「欣道實業公司」,從事道路施工與瀝青混凝土製造,爲揮別瀝青刻板印象,自2024年正式啓動綠色轉型,新建第二廠區,新廠區導入局部集氣裝置,並將重油改爲天然氣燃燒,製作過程採用密閉式輸送帶及室內廠房和卸料作業等,降低逾7成污染排放,更讓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4.3%,實踐減碳、環境永續理念。(廖姮玥攝)
徐聖博表示,全新的廠區針對重油系統改善爲天然氣系統,將整體污染源的減少80%以上,邁向綠色生產,另外欣道實業也是由國立中央大學主導的「淨零排放鋪面精進技術的產業移轉降溫聯盟」成員,搭配各項政策,公開用逐步降低瀝青拌制與鋪面的施工溫度,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落實低碳永續之目標。另外欣道實業也參加今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盼透過獎項讓大家更認識瀝青廠跟道路工程產業,也盼揮別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