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引進「城際型電巴」 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
▲桃園引進「城際型電巴」。(圖/市府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電動公車啓用典禮、1日於桃園客運桃園站停車場舉行。市長張善政表示,市府積極推動公共運輸轉型,加速導入電動公車,隨着今(114)年新增車輛陸續上路,桃園電動公車比例將大幅提升至近兩成;明(115)年度更可望突破三分之一,爲桃園大衆運輸邁向智慧化、低碳化的重要里程碑。
市府也將持續攜手客運業者,完成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營造市民安心呼吸、宜居永續的生活環境。張善政說明,電動公車單價約1,000萬元,在交通部補助與市府環保局空污基金支持下,業者實際負擔已降至約三至四百萬元,投資效益遠優於購置柴油車;此外,市府也積極協助場站增設充電設施,打造更完善的電動公車營運環境,加速桃園公共運輸永續轉型。
▲市府將持續攜手客運業者,完成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圖/市府提供)
交通局表示,桃園市客運業者於113年共購置136輛電動公車,包括桃園客運85輛、中壢客運3輛、統聯客運23輛及亞通客運25輛。136輛當中,也包含25輛非低底盤型電動公車—城際型電巴,因桃園是全臺首座引進城市,今日啓用典禮,也吸引許多公車迷前來朝聖及拍照留念。
交通局提到,隨着此批車輛啓用,桃園市電動公車比例也由原先0.9%大幅提升至18%,今(114)年預計再度購置137輛電動公車,明(115)年度投入服務後,比例將達35%。市府將持續與客運業者合作,擴大導入規模,並配合路網優化,逐步完善電動公車充電基礎設施,提升運量與服務品質,穩健朝向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