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推龍潭市場二樓空間活化 經發局研議、評估中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自2023年改造完成後,地方盼將二樓空間活化,建議輔導在地青年投入,讓龍潭市場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是民衆可以「吃在地、玩文化、賞創意」的新地標。(圖/經發局)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自2023年改造完成後,地方盼將二樓空間活化,建議輔導在地青年投入,讓龍潭市場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是民衆可以「吃在地、玩文化、賞創意」的新地標。桃園市經發局表示,該建築爲老舊結構,目前仍需評估其樓板載重與安全性,以確保後續使用無虞,未來將持續就該空間發展方向進行研議與評估。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自2023年改造完成後,地方盼將二樓空間活化,建議輔導在地青年投入,讓龍潭市場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是民衆可以「吃在地、玩文化、賞創意」的新地標。(圖/經發局)

龍潭市場成立於1972年,2022年有進行整修補強,二樓現況爲一間會議室約15平方公尺,戶外空間約50平方公尺,且整體建物較老舊,二樓目前主要系會議或舉辦臨時性活動爲主,地方盼2樓空間引進新的商業活動,讓市場互補、吸引人潮,盼能更活化空間。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自2023年改造完成後,地方盼將二樓空間活化,建議輔導在地青年投入,讓龍潭市場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是民衆可以「吃在地、玩文化、賞創意」的新地標。(圖/劉熒隆)

桃園市龍潭公有零售市場自2023年改造完成後,地方盼將二樓空間活化,建議輔導在地青年投入,讓龍潭市場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是民衆可以「吃在地、玩文化、賞創意」的新地標。(圖/劉熒隆)

國民黨籍議員劉熒隆表示,以臺南「友愛市場」爲例,白天示傳統市場的一部分,保有地方叫賣聲與生活感;晚上則有年輕團隊進駐,變身美食聚落、文化體驗場域,吸引大量人潮。一樣是市場,卻創造了截然不同的「體驗經濟」,盼龍潭市場也能打造微型美食街或小型展演空間,並結合在地青年二代、三代攤商共創新風貌,同時呼籲市府文化局、經發局協力整合資源共同研討。

劉熒隆指出,龍潭市場內攤商多數已由二代接班,二樓空間現況爲露天平臺,年輕活力進駐,盼能將經營型態多元發展,如提供代工料理服務等,將服務更活化,爲龍潭地區注入多元觀光形態。

經發局表示,龍潭市場營業時間以早上爲主,若要延長營業時間至晚上,涉及整體市場管理問題,仍需與自治會充分溝通,另二樓設置美食區,或有類似代客料理的服務,這除了結構問題外,還有消防、公安要考量,經發局仍需進行結構安全評估、自治會充分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