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南門市場大火燒毀51攤 拚農曆年前恢復營業

桃園南門市場前夜遭祝融,燒燬51攤位、上百攤遭波及,市場自治會今召開「災後緊急協商自救會議」盼儘速恢復營生並代位求償,市府經發局列席迴應,今同步啓動建築物結構、水電安全檢查,一週內讓未受影響攤商先開業,力拼受災攤商農曆年前恢復營業。

公有自治會長鄭秀美說,一把火燒光大家的生計,希望市府、民代能替受害攤商爭取財損的補償與求償、儘快恢復營生,讓大家在過年前能有收入;她抱怨文化街上的私人攤販相關單位一直未整頓取締,消防安全也不完善,瓦斯桶、雜物亂堆消防栓前,阻礙逃生,這次也因外面私人攤販電線走火釀禍,讓我們公有攤商飽受無妄之災,盼公權力介入管理。

經發局副局長陳炳仲說明,市府最高原則「讓所有攤商儘快可以復業」,今同步展開建築物結構與水電安全檢查,力求受災攤商能在農曆年前恢復營業;由於火災現場鑑識通常需時一個月,市府已加速時程,將火調時間縮短至7天,也能儘快釐清保險賠償事宜,讓後續復業工作加速進行。

陳指出,爲確保攤商復業安全,市府同步啓動「水電安全檢查」及「結構安全體檢」兩大檢查工作,上午水電工及臺電人員對市場進行整體的用電檢查,儘快恢復用電;下午結構技師與建築師到南門市場,對建築物進行初步體檢,安全也是所有復業計劃的先決條件。

他表示,南門市場受損情況分兩大類,將採取差異化的處理方式進行,一是未受損或結構未被燒到的攤位,在確保建築結構安全無虞後,請臺電立刻覆電,讓攤商儘快進場清理環境,先行營業。

二是受損嚴重的51攤,嚴重受損的攤位復業方案較爲複雜,仍需取決於結構檢視結果,支撐建物鋼架受損部位是否還能使用,若判斷有危險,市府必須啓動第二階段的拆除工作。

爲了讓攤商能儘快復業,市府評估「中繼」與「臨時復業」兩大方案,前者需協助找到適當的中繼地點規劃攤位,恐需耗費時間,若無法接受中繼方案,可考慮將燒燬鐵皮結構拆除後,復原場地,採用簡易式的帳篷、搭配桌椅,設法提供基本水電,以臨時方法讓攤商先做生意。

陳炳仲說,所有後續程序都受到結構安全鑑定等問題的牽制,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市府將盡力讓未受災的攤商儘快恢復生意,並對受損攤商提供最快速、最彈性的復業選項。

公有南門市場自治會召開「災後緊急協商自救會議」,舉手的是全毀的51攤商,其餘則是遭波及受影響的攤商。記者陳恩惠/攝影

桃園市公有南門市場自治會今召開「災後緊急協商自救會議」,市府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炳仲列席聆聽受災攤商意見並及時給予迴應。記者陳恩惠/攝影

桃園市公有南門市場自治會今召開「災後緊急協商自救會議」盼市府、民代能幫忙讓他們儘速恢復營生並請區公所代位求償。記者陳恩惠/攝影

桃園市公有南門市場自治會今召開「災後緊急協商自救會議」,自治會長鄭秀美盼市府、民代能幫忙讓他們儘速恢復營生並請區公所代位求償,除市府經發局代表外,桃園區民代也到場。記者陳恩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