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南北教育資源不均?家長憂心國中銜接 教育局回應了

桃園國中資優班南北數量有差異,議員質疑資源分配不均,教育局澄清即時沒有資優班,通過資優認證的學生還是有校方特別輔導(示意圖與事件人物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桃園南北教育資源不平衡?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珮毓今在市議會總質詢指出,北桃園設有資優班的國中共16所、南桃園僅9所,另雙語創新學校也是北多南少,且國小7所、國中僅3所,家長都擔心銜接問題;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資優班與雙語創新學校是不同問題,教育不會因爲南北而偏廢。

教育局指出,雙語創新學校是指學校除了英語文課程外,彈性學習課程至少有一堂是英語相關主題課程,且每週課程至少1/3以上採雙語授課,且學校至少有1名外籍教師。

王珮毓指出,雙語創新學校國中僅3所,其中僅1所在南區,很多家長擔心銜接問題。桃園是國門之都,要與國際接軌,市府應該雙語教育。

另外,王珮毓也提到桃園不僅興辦資優班的學校南北落差懸殊,資優班種類也差很多,北桃園的數理資優班有19班、英文資優班有12班、其他類型資優班有6班,南桃園數理只有11班,英文7班,其他類型更只有1班。不僅南北教育資源失衡,南區9所興辦資優班學校還有6所實施總量管制,家長爲了孩子就讀問題,被迫「逐水草而居」,搬到有名額的學區。

劉仲成指出,學生資優評鑑須經過考試,過去報考人數本就呈現北多南少,通過評鑑人數也是北區比較多,因此北區學校比較有機會設資優班,南區雖然資優班不多,但不代表沒有輔導資優生的資源。實際上,學校即使沒有資優班,在教學方面還是給通過評鑑的學生較多輔導。

至於雙語創新學校,劉仲成表示依國民教育法規定,公立國民中小學須按學區分發入學,以全市國小185所、國中65所的比例來看,雙語創新學校的國中小比例沒有差多少,而且雙語創新教學計劃與學校課程教育規畫安排有關,也與老師能力有關,不是所有學校的課程審議委員會都願意做,推動並不容易。

劉仲成說,桃園除了創新學校,在厚植學生雙語能力也有諸多努力,全市英語老師有1千多名,能在英語以外課程以雙語進行教學的老師也有9百多名,整體覆蓋率已達9成以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