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淨零條例覈定 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桃園市政府制定「桃園市推動淨零城市自治條例」,2030年市區公車將全面更換成電動公車。本報資料照片

桃園市政府耗時近2年制定「桃園市推動淨零城市自治條例」,6月25日獲行政院覈定,條例最大亮點將分階段推動公私運具電動化,目標2030年達成市區公車電動化。有業者認爲可達標,但電力穩定、充電場站等配套,仍盼政府積極協助。

桃市環保局昨指出,桃園市是全國唯一提出公私運具完整轉型路徑的城市,條例除了規範產業再生能源、建築節能等面向,運具電動化目標,包含2030年市區公車與首長座車全面電動化,2035年完成公務車輛電動化;2030年私有小貨車電動化比率達5%,私有大貨車新增100輛電動車。

桃園市喊出2030年達成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交通局統計,目前桃園市電動車雖僅7輛,但市府今年補助各業者購買電動公車,預計今年8、9月將再有136輛電動公車交車,佔整體公車17%,明年8月再新增137輛,屆時達273輛規模,佔比約34%。桃園客運指出,桃客現有450輛燃油車,配合政府政策,今年已採購85輛電動車,明年也預計購買90輛,陸續汰換,雖然目前造車業者有限,可能供不應求,但就桃客所知,未來會有其他造車業者加入,2030年採購新車和汰換舊車應能達成,但現階段不是沒有其他問題,盼政府能協助。

「最重要是穩定的電力來源。」桃客提到,若無預警停電,會影響電動公車正常發車與運行,且電動車需要有空間設置充電樁,使用充電設備也需要申請使用執照,部分租賃地主不願幫忙,場站難尋,尤其桃園、中壢市中心寸土寸金,覓地更爲困難,盼市府協調幫忙。

交通局公共運輸科長林宗漢表示,除交通部、環境部補助外,市府另加碼業者補助,每輛電動公車67.5萬元;交通局也協助客運業者於中路重劃區、中原營區、龍潭轉運站周邊等3處尋找客運場站用地,以協助客運業者儲放電動公車且設置充電樁,全力幫助業者達成全面電動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