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建置智慧教室「城鄉落差大」 民代籲儘速更換

桃園中小學智慧教室布建率達9成,但偏鄉建置率卻僅85%,引發當地議員質疑。圖/桃園市教育局提供

桃園市建置逾1萬間智慧教室,其中,國中小布建率達97%,號稱數量居全國之冠。不過偏遠學校建置率僅85%,引發當地議員質疑。教育局迴應,部分學校電子白板或投影機仍在使用年限內且堪用,若後續有學校教室無相關設備或達財產使用年限,將優先汰換處理。

市府2016年起推動「數位學堂計劃」,建置具有智慧型觸控大電視的智慧教室,近十年來累計達1萬24間,目前高國中小普及率達87%,國中小部分更達97%。不過在偏遠地區,除復興區國小已達100%建置率,新屋、大園、觀音等區的建置率僅85%,相較全市平均有不小差距。

議員陳睿生表示,有許多學校至今還在使用投影機等舊設備,雖他協助多校採用新式觸控螢幕,但新屋的普及率相較全市仍偏低,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投影布幕存在易受風吹飄動、反光等問題,盼市府能儘早更換,確保偏鄉教學品質。

議員徐其萬說,大園區資源本不足,加上航空城搬遷,有不少學校遷校或廢校,多少會影響智慧教室建置率,許多校長近期都希望爭取教育經費建置智慧教室,希望市府能多協助,改善當地教學品質。

教育局迴應,部分學校尚未建置觸屏,主因是電子白板或投影機等設備仍在使用年限內且堪用;市府每年皆編列3500至4000萬元,可供學校申請更新校內既有非觸屏設備,若教室原本沒有相關設備且達到財產使用年限,都會優先汰換處理。

教育局副局長賴銀奎表示,桃市除建置智慧教室,也備有約8萬臺載具,如iPad、Chromebook等,並持續充實教學軟體與數位內容、舉辦數位學習增能研習,培訓全市教師具備智慧教育專業知識,確保硬體設備能發揮最大效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