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尖峰假日塞爆 第3座新橋花50億做定了

大溪武嶺橋假日經常塞爆(見圖),市府新建跨大漢溪大溪第3座橋定了,預計2030年通車。圖/市議員李柏坊提供

桃園市大溪區每逢假日車輛塞爆,大溪人長期請命改善下,市長張善政新覈定新建大溪第3座跨大漢溪橋樑,配合國道3號增設八德交流道工程,從大漢溪左岸的八德交流道附近連接右岸至大溪臺3線,紓解武嶺橋壅塞,預計經費近50億元,希望趕在2030年八德交流道完工前通車。

每逢尖峰上下班或週休假日,大溪武嶺橋、崁津橋總是面臨塞車之苦,市政府工務局爲改善大溪區武嶺橋壅塞、及配合高速公路局規畫國3八德交流道開通,推動大漢溪兩岸道路串連延伸臺3線的新建橫跨大漢溪第3座大溪新橋計劃。

市政府工務局長汪在宙今天表示,新建大溪第3座跨大漢溪新橋,張善政市長已覈定要做,這第3座橋如果不做,國3八德交流道的交通功能將減半,做了才能發揮八德交流道交通效益,解決大溪塞車問題。

大溪第3座新橋計劃,工務局規畫在大溪中莊的大漢溪左岸道路、銜接國3八德交流道聯絡道,連接右岸至臺三線(大溪信義路)的臺3線,初步規畫新橋全長約1.1公里,全程採高架設計造型鋼構,包括徵收用地及工程總經費預估48.5億元,解決大溪塞車及增加觀光效益,工務局預計4月底完成新橋道路橋樑定線作業,之後進行都計用地變更及環境影響評估推動,預計2030年完工通車,至少改善武嶺橋30%交通流量。

國民黨市議員李柏坊表示,大溪進出武嶺橋塞車嚴重,市府在大漢溪武嶺橋、中莊吊橋之間,規畫第3座新橋,銜接國3八德交流道改善大溪塞車之外,新橋能發揮國3八德交流道更順暢交通,否則該八德交流道交通功效減半,未來車輛通過第3 座新橋前往大溪,提升觀光效益。

民進黨市議員陳治文認爲,地方一直在爭取第3 座新橋,從大溪大鶯路這端串連臺3線信義路,繞過武嶺橋塞車,建議新橋規畫汽機車、人車分流,並考慮與武嶺橋之間兩側開通便道,做好連通國3八德交流道配套措施,解決大溪塞車。

大漢溪左岸的瑞興里長林瑞興說,現在假日大溪武嶺橋和崁津橋就塞車,如果大溪第3座新橋開通,將來國3八德交流道做好,民衆遊客從國3下來接第3座橋到大溪,大大紓解武嶺、崁津橋塞車,提升大溪觀光效益。

汪在宙表示,大溪第3座新橋工程技術不是問題,現在進行道路橋樑定線及細部規畫,再申請都計變更及做環評,自八德交流道下來,銜接該橋到臺3線,新橋全程高架橋,希望趕在2030年八德交流道完工前完成。

大溪武嶺橋假日經常塞爆,市府新建跨大漢溪大溪第3座橋定了,預計2030年通車。圖/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