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50多歲男感染源待釐清
▲疾管署提醒,雨後要注意登革熱防治。(圖/記者許宥孺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疾管署今公佈桃園市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爲居住桃園市50多歲男性,9月15日出現發燒等症狀就醫,9月22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經通報及採檢送驗後確診感染登革熱,經疾管署國家實驗室基因定序結果與先前本土登革熱羣聚案病毒株不同,感染源待釐清。
疾管署表示,個案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也無之前國內本土登革熱疫情發生地區活動史,主要活動地點爲居住地及工作地,研判爲本土病例。
依據疾管署統計,今(2025)年截至9月24日累計13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分別居住於高雄市(12例)及桃園市(1例),無重症及死亡病例;另累計175例境外移入病例,爲近6年同期次高(2020年至2024年介於9-216例),多自東南亞國家移入(佔92%),以印尼(55例)爲多,其次爲越南(40例)、菲律賓(24例)及泰國(20例)。
全球今(2025)年迄今已累計逾422萬例病例及2,987例死亡,主要分佈於美洲,其中,以巴西、哥倫比亞及墨西哥等國病例數爲多;亞洲越南、泰國、孟加拉、菲律賓、寮國、印度及中國疫情上升,馬來西亞疫情持續,斯里蘭卡病例數亦高於去年同期;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疫情亦上升。
疾管署提醒,受樺加沙颱風影響,全臺皆有降雨,民衆要加強環境巡檢,徹底落實住家內外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以降低病媒蚊密度;戶外活動時請穿着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若發現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