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感染源待釐清

▲北市出現今年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圖/北市衛生局提供提供)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北市衛生局公佈今年北市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爲居住士林區80多歲男性,9月底出現發燒症狀,就醫後經通報及採檢,10月1日研判爲確定病例,個案於潛伏期無出國,同住者2人均無登革熱症狀,感染源尚待釐清。

臺北市衛生局疾管科科長張惠美指出,該個案病毒型別是第二型,還要基因定序釐清,另根據統計,114年截至10月1日,北市累計32例登革熱確定病例,其中1例本土病例,31例境外移入病例,境外移入感染地以印尼、泰國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爲主,顯示東南亞國家疫情仍嚴峻。

張惠美說,目前國內桃園市及宜蘭縣均有本土登革熱疫情,由於登革熱有3至14天潛伏期,典型的登革熱症狀會有突發性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民衆若出現上述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前往有配置登革熱NS1抗原快速診斷試劑之醫療院所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

另外,接獲疑似登革熱病例通報後即進行疫情調查、執行戶內外孳生源清除及環境噴藥,市民務必配合疫情防治工作,將環境巡視及清除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等環境整頓工作視爲日常生活一環,落實「巡、倒、清、刷」,定期「巡」視居家內外有無積水容器、「倒」空積水容器、「清」除不必要之容器及「刷」洗容器清除蟲卵,以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北市衛生局提醒,民衆進行登山、踏青等戶外活動時,應穿着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以減少蚊蟲叮咬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