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衛抽驗206件清明食品 香菜、小黃瓜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桃園市衛生局針對轄內應景食品共抽驗206件,其中有2件因超過農藥殘留標準不合格,最高可罰新臺幣2億元。(圖/桃園市衛生局)

清明節將近,桃園市衛生局爲確保民衆在清明節及兒童節期間的飲食安全,近期抽驗了206件清明節相關食品,港龘港式飲茶桃園店的香菜及自由聯盟新屋千洋門市的小黃瓜皆不合格,衛生局已移請所轄衛生局後續辦理及追查源頭廠商。

衛生局表示,近期對轄內的潤餅攤商、超市賣場、傳統市場、餐飲業及糕餅製造業等進行食品及原料抽驗,包括潤餅、潤餅皮、豆芽菜、花生粉、豆乾類、祭祀產品、糖果餅乾及汽水飲料等,總計206件,而應景食品抽驗有2件蔬菜產品不符合規定,分別爲1件小黃瓜及1件香菜。

衛生局說明,港龘港式飲茶桃園店的香菜檢出「理有龍」0.04ppm、「撲滅寧」0.02ppm、「普拔克」0.04ppm,超過農藥殘留標準,該香菜廠商來源爲桃園果菜市場,衛生局正儘速追查源頭廠商中。另自由聯盟新屋千洋門市的小黃瓜檢出「畢達本」,亦超過農藥殘留標準,廠商來源爲雲林縣的果菜行,已移請所轄衛生局協助辦理。

衛生局表示,商家販售不合格產品,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可處新臺幣6萬至2億元罰鍰,已責令業者下架產品不得販售,後續將持續抽驗。

衛生局提醒,祭祖供品應避免長時間高溫曝曬,祭祀後的食材應充分加熱後再食用,潤餅及糕點等即食食品應避免隔餐食用。食材不宜長時間置於室溫,應儘量冷藏於7度以下。此外,清洗蔬果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驟,透過正確的清洗方式,能有效降低農藥殘留,讓每一餐更加安心與健康。民衆可至「桃食安心資訊平臺」首頁觀看宣導影片《從農場到餐桌的安全之路》,瞭解正確的蔬果清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