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首創受訓即就業落跑率逾25% 議員促設服務年限與賠償機制
桃園去年率全國之先,推出大客車駕駛「受訓即就業」計劃,但議員發現「落跑率」竟高達1/4,要求檢討。(蔡依珍攝)
桃園去年率全國之先,推出大客車駕駛「受訓即就業」計劃,但報名後「落跑率」高達1/4,議員力促設定服務年限和賠償金制度,強化駕駛穩定性,並檢討司機薪資不如雙北。交通局表示,今年已增訂執業天數要大於受訓天數,但報名人數砍半,明年擬加碼獎金達31.8萬餘元,也會幫司機加保當後盾,避免擔憂出車禍擔責而離開。
無黨籍議員謝美英指出,桃園市長張善政去年首創大客車駕駛「受訓即就業」計劃,成功爲司機荒止血,鄰近竹縣也在上月跟進推出,但她發現司機留任率不佳,截至今年3月,全市7家客運業者原招募錄取257人,完成駕訓班報名者僅146人,培訓過程又有38人離職,佔完成報名人數的26.03%,離職原因有自覺不適合、另謀他職、路考未通過等。
謝美英認爲受訓即就業花的是公帑,應設定服務年限、賠償金制度,強化駕駛穩定性,她也提到桃園司機滿編應該要950人,目前僅814名司機,呼籲重視司機工作環境與待遇,留心和留薪,才能留人。
國民黨議員陳韋曄也點出桃園司機薪資結構明顯落後,臺北7.5至9萬元、新北7萬至8.5萬元,桃園僅6至7.5萬元,擔憂司機流失到雙北,要求檢討薪資結構與留任機制,建議設置服務年資獎金、駕駛福利津貼等。同黨議員舒翠玲再度喊出雙層巴士儘快上路,才能立竿見影。
交通局坦言,爲改善離職率過高,今年1月起要求服務期限要大於受訓期限,結果報名人數趨緩,100個名額至今僅報名一半,但去年離職21人、今年降到10人,總計目前受訓就業有119人、離職31人、餘88人在線上服務。
交通局指出,明年擬加碼增加上線服務獎金5萬元、以及半年和2年裡程碑獎金,最高補助從現在25萬元提高到31.8萬餘元,並調升保險額度,以及協調客運業者應負擔的保險費用不得轉嫁公車駕駛支付等。至於薪資要考量都市物價指數,目前也進行公車合理成本、運價檢討,屆時可望再調整。雙層巴士行駛國道則牽涉法規,會密切注意交通部修法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