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鼓勵生產推動免費月嫂 先辦培訓班

孕婦懷胎十月非常辛苦,產後更需要人幫忙照料大小事,桃園市政府正規畫免費月嫂到宅服務,力拚明年1月上路(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桃園市政府鼓勵生產,近2年加碼生育補助、產後心理諮商與中醫調理,但因沒有免費月嫂到宅服務,民代認爲美中不足,盼跟進其他縣市。婦幼局昨推出新住民月嫂人才培訓計劃,跨出免費月嫂政策的第一步,預計8月5日開課,新政策拚明年1月上路。

臺中市去年起推動「弱勢到宅坐月子」,提供弱勢產婦免費15天、價值3.6萬元的坐月子服務,減輕弱勢產婦育兒壓力,並創造就業機會。中市社會局指出,2024年起針對身障、低收、中低收入戶、設籍前新住民及特殊境遇家庭扶助覈定資格者,提供免費到宅坐月子服務15天,爲弱勢產婦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去年共服務483人。

少子化社會,各地都推福利政策鼓勵生育,不僅孕期產檢,產後照顧服務也很到位,新北、臺中、臺南和高雄都有媒合月嫂到宅服務,甚至提供免費時數,桃園和臺北則是六都唯二無此服務的直轄市。桃園市議員於北辰多次質詢要求跟進,而且要無條件補助,議員謝美英、吳進昌和周玉琴等人也呼籲政策快上路。

婦幼局與桃園市保母協會合作,昨天推出新住民月嫂人才培訓課程,預計招募40名具中華民國國籍且處於失業狀態的新住民,成爲未來推動免費到宅坐月子的儲備人力,培訓費用由公部門全額補助,符合新住民、原住民、獨力扶養家計和中高齡等身分資格,受訓期間每月還可領1.7萬餘元生活津貼。

婦幼局長杜慈容表示,月嫂培訓就是免費月嫂到宅服務的第一步,學員必須接受202小時嚴謹訓練,內容除了保母照顧、基礎護理和烹飪,還有多元文化課程,藉此瞭解各國坐月子的差異性,提供最適合的服務。

杜慈容說,免費月嫂到宅服務目前分兩個面向進行,除了人員培訓,也在招標採購建置網路平臺,平臺不僅提供媒合服務,也是招募更多新血的管道,政策力拚明年1月推出,初步規畫服務對象爲低收、中低收、身障、未成年、多胞胎或經社工評估有需求者,但由於人力有限,服務對象會有優先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