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籲推免費月嫂 桃園規畫中
臺中市社會局推動到宅坐月子服務,服務人員到宅烹煮月子餐,滿足產婦需要。圖/中市府提供
桃園市政府鼓勵生產,近2年加碼生育補助、產後心理諮商與中醫調理,但未提供免費月嫂到宅服務,民代表示,全臺7縣市都已推出,六都僅剩桃園、臺北沒有,應跟進照顧產婦。婦幼局表示,已參考外縣市做法規畫中,3個月內會有結果。
臺中市政府2021年規畫到宅坐月子服務,弱勢產婦可申請15天3萬6000元免費到宅坐月子,去年更擴大補助對象,除了低收和中低收入戶,設籍前新住民與特殊境遇家庭也符合資格。社會局表示,相關預算共編列838萬元,已協助媒合513人,目前平臺服務人員152名,服務量能充足。
桃園市議員於北辰指出,除了臺中市,新北、高雄和臺南針對弱勢家庭也有免費月嫂到宅服務,高雄甚至沒有條件限制,所有產婦都能申請,盼桃園可以跟進。
議員謝美英指出,月嫂不僅要顧產婦,也要顧小孩,相關訓練課程一定要紮實,認證要嚴謹,尤其婦女產後情緒容易不穩定,月嫂一定要知道如何應對。
議員葉明月、吳進昌、陳韋曄和周玉琴等人也關心產後婦女福利議題,要求婦幼局儘快盤點月嫂人力,相關政策儘早上路。
婦幼局長杜慈容表示,擔任月嫂不用經過國家考試,目前也沒有認證機制,已推行的縣市政府多是自行把關月嫂品質。桃園將以最嚴謹的態度替民衆把關,由於月嫂除了照顧產婦,還會照顧嬰兒,所以桃園規畫的月嫂一定要具備保母證照。
杜慈容也說,政策以免費服務弱勢爲優先,但因爲月嫂沒有證照機制把關,任何人都能當月嫂,目前還在盤點有多少具保母資格的人能進一步招募或培訓成爲桃園的服務量能,尚無法確定能照顧的弱勢族羣有多廣。不過,婦幼局已開辦新住民月嫂培訓計劃,標案月初上網,預計培訓40名月嫂,可望成爲未來的服務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