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煉廠周邊空品 設空氣盒子監控

中油桃煉廠與桃園市政府達成共識,將設空氣盒子即時監控周邊生活圈空氣品質,建置費用由中油負責。示意圖/桃園市環保局提供

中油桃園煉油廠近年頻傳污染,又以空氣污染最爲人詬病,中油與桃市府討論後,決定由中油出資助市府建置100個「空氣盒子」,監控廠區周邊生活圈空品。對此,地方看法不一,有里長認同可即時掌握數據,但也有里長認爲應將經費用於改善設備,纔是治本。

桃煉廠落腳桃園近半世紀,曾發生國光電廠試車故障大火、排氣閥焊道破裂燃油噴出和氣爆大火,去年下半年又陸續傳出土壤重金屬污染、放流水有油污、空污和工安傷亡意外,市府爲此組團進廠總體檢,揪出32項缺失,開罰超過6百萬元;環保局也統計桃煉廠近2年空污陳情案多達68件。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說,桃煉廠周邊居民常反映空氣有異味,但發生時間往往很短,環保局來不及監測就結束,去年就在議會建議市府要增設空氣盒子。

環保局指出,過去因桃煉廠本身有4個大型空氣監測站,所以環保局未在周邊設空氣盒子,但地方反映有需要,經開會討論,中油同意出資協助環保局設置1百個,設備將分佈桃園、蘆竹和龜山等地,總經費5百多萬元,工程已經發包,預計年底建置完成。

另外,過去空品監測設備多設在街道,難以察覺空污對高樓層住戶影響,此次計劃將從平面走向立體化,同時監測高低樓層空品差異,以便未來作更有效的防治。

桃園區大有里長陳姵樺說,民衆最擔心異味氣體影響健康,每次事情發生,中油雖口頭稱無害,但沒提供數據,很難完全信任,未來即時監控能馬上查數據,多少會放心一點。

不過,檜樂里長莊蔡枝蓮認爲,中油應該將錢用在改善煉油設備,防範空污效果會比添購監控設備有效,也希望未來相關改善議題,地方有更多機會參與。

中油桃煉廠指出,此次合作經過數次開會討論達成決議,中油秉持企業責任與社會責任,出資協助建置空氣盒子,盼設備發揮作用,爲民衆健康把關,並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