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糖協自肥千萬 前董座被訴
曾任行政院秘書長的前臺灣糖業協會董事長張有惠,涉掏空糖協自肥,遭臺北地檢署起訴。(本報資料照片)
曾任行政院秘書長的前「臺灣糖業協會」董事長張有惠,2006年一度辭去糖協董事長,指示秘書長吳澤春聘他爲高級顧問,「自肥」獲取薪資及年節慰問金772萬多元,另與核心幹部私自成立「臺產公益協會」,違規捐助該協會680萬元,還找兒子張介嶺與核心幹部擔任協會要職,支領薪資、車馬費等共605萬元。臺北地檢署歷經4年偵辦,5日依背信、僞造文書罪起訴張有惠、張介嶺父子等7人。
84歲張有惠曾任臺鋁、臺糖、糖協董座及政院秘書長,但他爭議不少,包括2000年政黨輪替前擔任臺糖兼糖協董座時,遭控將糖協由臺糖派任董監事改爲自聘,脫離官方掌控,並更名臺灣武智紀念基金會,使糖協80億元資產變私產。臺糖爲此打了10幾年追產官司,至2013年法院裁準臺糖變更武智基金會捐助章程並改回「糖業協會」,重掌主導權。
被起訴7人包括張有惠父子、前糖協董事兼秘書長吳澤春及前糖協幹部李元和、林文山、顏平和、黃琇玲。
起訴指出,經濟部因張有惠一直掌控糖協,2006年要求糖協修改章程,由經濟部遴派董事及監察人。張因此辭董座,但指示吳澤春以「借重長才」聘他爲高級顧問,以規避經濟部規定,繼續掌控糖協。吳盜用董事王忠雄私章完成董事會籤文,讓張支領糖協薪資及年節慰問金
張、吳等人2012年成立臺產公益協會,張翌年2月主持糖協董監會議,指示補助該協會3120萬元,但同年6月補助協會680萬元,後因臺產協會未實際執行年度計劃的工作項目,以其他單位報告充數,糖協未再補助該協會。張有惠找兒子張介嶺與李元和、林文山、顏平和等「愛將」一起擔任該協會要職,月領4萬元至1萬元不等,總計支領605萬元,造成糖協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