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捷綠線遭爆用大陸石材 捷運工程局:惡意曲解!提7點澄清

▲桃園市捷運綠線是桃園自辦興建的首條捷運線,施工進度和品質,受到高度關注。(圖/擷取自臉書桃園事)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捷運綠線是桃園自辦興建的首條捷運線,施工進度和品質,受到高度關注。有周刊報導捷運綠線採用大陸制產品、停權廠商參與分包、未按圖施工、土方回填預算過高及行控中心漏水等缺失,捷運工程局局長劉慶豐27日嚴正駁斥報導內容爲惡意曲解,並非實情,強調仍按照原本的趕工步調朝115年第一階段7站通車的目標邁進。

捷運工程局澄清如下:一、 車站中間地面鋪設的是「崗石地磚」,僅在車站公共區域地面外圍收邊纔會使用「石材」,週刊報導捷運綠線GC03標石材採用大陸石材,實情爲施工前原核定石材供應商爲廈門前程公司,然捷運綠線主統包商發現廈門前程公司產品爲大陸制,已於114年6月5日主動更換爲國內廠商,並無使用廈門前程公司所提供大陸制之材料。

▲桃園捷運綠線遭爆用大陸石材,捷運工程局局長劉慶豐澄清釋疑。(圖/捷工局提供)

週刊報導引用照片爲車站中間已鋪設的「崗石地磚」,並非「石材」,而崗石地磚供應商爲臺灣的精工陶瓷公司,並非大陸廠商。車站公共區域地面外圍收邊,未來纔會使用「石材」,而石材是由另一家廠商金必達公司提供,石材從印度進口,預計本週三纔會進場施工。此外,目廁所裡面地板已鋪設的也是陶瓷料地磚,也不是石材。

因此,本週預定從印度進口的石材經過事前嚴謹的材料送審,石材工項還未施工,報導桃園捷運綠線工程已經使用大陸石材絕非事實。

二、 捷運綠線監造單位6月發現某材料供應商已於113年4月23日遭公共工程委員會停權,旋即回報桃園捷運工程局,經捷工局洽詢山水謙庭國際法律事務所6月19日提供法律意見書,並查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解釋函令,確認停權材料商於停權前已簽約者,可不溯及既往續履約,該材料供應商持續供料符合政府採購法,相關辦理過程業務單位亦籤會政風室備查。

三、 地磚鋪貼溝縫10mm不符規範6mm,疑似涉及圖利廠商1000萬元。實爲桃園捷運地磚施工規範溝縫寬度規定不大於10mm,現場施作亦爲10mm,符合契約規定,臺北、新北、臺中及高雄等國內各捷運站,臺鐵桃園車站地磚溝縫慣例也都採寬度10mm方式施工,圖利廠商情事,實屬無稽。

四、 捷運綠線北機廠回填地質改良,原編列1億多元,市府將預算調高到近6億元。實爲捷運綠線北機廠在張善政市長上任前歷經20次會議都沒有定案,在張市長及現任局長劉慶豐112年上任後全力趕進度,很快地在112年1月核定建築風貌、112年3月核定第1張施工圖、112年4月開始整地,一般捷運機廠6至6.5年的工期,捷運局拼外控時程4年完工,力拼內控時程以3年8個月爲目標。

隨即捷運局1年3個月完成綠線北機廠管理中心上樑、1年5個月就完成4棟核心建物結構、1年6個月就完成北主變電站送電,1年8個月就讓首列車進駐北機廠,不到2年的時間,就把重要的工作都趕出來,這都要歸功於第1棒北機廠基地土方工程把前朝不作爲的落後趲趕回來。

所謂1億元進行土壤土質改良云云,因受污染的滲眉埤土壤不能外運,編列1億元經費僅爲環保局改良受污染土地,以借外土攪拌稀釋,乃是僅將原受污染的滲眉埤進行污染整治,其地質是鬆散的,無法直接興建工程結構物,並非是以施作結構物爲目的,以水泥拌合加固原本鬆軟的埤塘土質的水泥攪拌工法。

早在108年4月,綠線專案管理顧問即建議增加費用7.2億元以水泥處理方式施作地盤改良(但捷運工程局經覈算僅花費5.99億元)。爲求公開透明,捷運局邀集廉政署、地檢署等單位召開廉政平臺會議後,並另邀集外聘專家學者討論,專家在比較各種工法後,一致認爲採水泥拌合工法可節省工期,且可撙節經費及具備地層強度改良效果,經與會各單位一致確認以契約變更方式辦理無虞,程序完備據以施工,北機纔有現在的施工成果。

五、 至於捷運綠線行控中心5月曾因下雨漏水施工品質不良,系因今年5月捷運綠線行控中心屋頂仍在施工,屋頂層防水層、隔熱版及混凝土墊層尚未完工,當然還無法防水,並非施工品質不良。至於永久性的屋頂層防水層未完成前已針對滲水部分先臨時性塗布防水漆,注射止水膨脹材料。

六、有關捷運工局局局長以通車爲由前往德國拜訪西門子公司,行程包含北歐國家,有假考察真旅遊之嫌。實則捷運局早於113年提報經府覈定「考察芬蘭瑞典文化資產及世界最長公共藝術地鐵廊道」計劃,會同文化局赴北歐考察公共藝術設置及文化資產活化設計。

捷運北段7站115年通車,在機電部分系爲重點管制項目,在車輛、監控系統等施工進度均可配合完成,惟號誌尚需縮短系統整合時間,捷運局於114年5月13日向市長報告認爲有親赴德國號誌廠商西門子公司總部協調之必要,6月3日市長覈定將劉局長前往德國研商號誌進度行程與原有北歐出國計劃合併,利用原有出國考察計劃增加3天前往德國協商號誌工程進度,以節省交通時間及節省公帑。於德國時間9/3下午(臺灣時間9/3深夜)劉局長回報市長已順利與西門子總公司高層會談,西門子表示將全力配合。劉局長回國後,自9/26起負責號誌的西門子公司已全面投入施工,顯示劉局長德國行程非常有效益。

七、桃園捷運綠線工程規模龐大采統包模式施工,即市府規範捷運車輛與車站的功能要求,廠商完成初步設計經市府審查覈可後即可進行施工,其審查過程由全國知名工程顧問公司擔任專案管理廠商皆進行嚴謹的審查,重點工項亦委託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外部審查。統包與一般傳統工程全數完成設計的要求不同,更重視完善的功能,否則21個捷運站全數鉅細靡遺設計完成才分項招標,至少要耗時3年以上,報導桃園捷運工程局爲了趕工,未經設計審查任由廠商施工,絕非實情。

劉慶豐局長指出,捷運工程規模龐大,難免有包商與承攬小包間有糾紛,市府秉持捷運工程一切合法合規,就算有心人事訴諸媒體對捷運工程進行不實的抹黑,市府仍按照原本的趕工步調朝115年第一階段7站通車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