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茵:廿年前咬牙閉眼衝線奪冠 十五運期待廣東再續輝煌
原標題:廣東女子田徑400米名將湯曉茵(引題)
廿年前咬牙閉眼衝線奪冠 十五運期待廣東再續輝煌(主題)
策劃 | 林如敏 朱帆 統籌 | 周方平 柴智
文/羊城晚報記者 劉毅
湯曉茵,稱得上廣東田徑的一位傳奇女將。她的全運會經歷很特別,作爲十運會、十一運會、十二運會連續三屆女子4×400米接力金牌得主,這位接力隊裡的“全能王”每屆棒次都不同,搭檔變化也很大。由小師妹到大姐大再到定海神針,湯曉茵在隊裡的角色不斷轉變,但不管如何變,她都是最不可或缺的那個。
全運會上衝破第四棒心結
2004年,19歲的湯曉茵第一次參加全國錦標賽,奪得女子400米冠軍。在女子4×400米接力決賽中,廣東隊被視爲奪標熱門之一。跑最後一棒的湯曉茵因爲年輕沒有大賽經驗,她在面對九運會400米冠軍、山東名將卜範芳時超越對手並一路領跑,可惜在最後15米被卜範芳超越,廣東隊只能屈居亞軍。
賽後,雖然隊友們沒有責怪,但湯曉茵心存內疚,對那次失利一直耿耿於懷。湯曉茵表示:“那次接力比賽的陰霾曾經長時間困擾着我,我在隨後的比賽一直很抗拒跑第四棒,感覺壓力太大。我寧願用那次比賽的400米單項金牌換取接力金牌。”
到了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湯曉茵首次參加全運會。山東隊在女子400米項目包攬前三名,自然成爲女子4×400米接力的奪標熱門。湯曉茵在內心還是非常抗拒跑第四棒的,無論教練還是師姐鍾少婷都來做她的工作,認爲以她當時的狀態,第四棒非她莫屬。命運就是這麼巧合,當第四棒湯曉茵拿到接力棒啓動的一瞬間,看到前方又是卜範芳,簡直和上次全國錦標賽一樣的形勢。湯曉茵努力追趕對手,跟在她後面,後面跟她拼速度,就這樣慢慢把距離拉近。湯曉茵一直咬牙忍着傷痛跟在卜範芳後面,眼看要衝刺了,她甚至感覺追不上了。她心裡不停地跟自己說:“堅持住,再堅持住,不能再像去年一樣了。”湯曉茵閉着眼睛,咬緊牙關,拖着僵硬的雙腿,直到衝過終點,她才睜開眼睛,突然感覺全場安靜了,她還不知道比賽結果如何。
兩位師姐鍾少婷、高麗華以及另一名隊友楊曉翠衝過來抱住湯曉茵,突然就興奮地跳起來,隊友們的眼睛溼潤了。高麗華抱着湯曉茵大聲說:“我們第一,我們第一!”湯曉茵的第四棒心結在懵懵懂懂中被撞開,她當時甚至不敢相信:“我們第一嗎?我們贏了嗎?”四位廣東女將相擁在一起,被攝影記者們包圍,享受着榮耀時刻。
苦練交接棒十一運會完成絕殺
在一般人眼中,4×100米接力的交接棒絲滑程度至關重要,4×400米接力更多是硬實力的比拼。2009年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湯曉茵帶領三名第一次參加全運會的隊友陳燕梅、丘潔輝、陳靜文參加比賽,她由小師妹變成大姐大,由第四棒換到第二棒。在女子4×400米接力決賽中,廣東隊和東道主山東隊再次上演巔峰對決,廣東隊以0.01秒的微弱優勢後來居上完成“絕殺”,更多是依靠過硬的交接棒技術。
湯曉茵認爲,不管是4×100米接力,還是4×400米接力,都非常講究交接棒的流暢度和默契度。2006年以前,湯曉茵和隊友們還沒有很注重交接棒這個環節,都是以保守方式交接棒。這個環節第一次被重視,她認爲是國家隊在2006年到美國訓練的時候,當時的任務是爭取拿到參加2008北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美國教練特意跟她們講解了4×400米的交接棒應該怎麼進行,學會判斷啓動距離、啓動步伐以及交棒和接棒的細節。在後續的200米循環跑訓練當中,是拿着接力棒進行的,她們就是圍繞模擬4×400米的後程接力來進行交接棒訓練。回國後,她們繼續苦練在美國學到的那套交接棒技術,幫助中國隊奪得2008奧運會女子4×400米接力項目的入場券,獲得與世界級高手同場競技的機會。對中國隊來說,在女子4×400米接力項目拿到奧運會入場券是非常難得的。
湯曉茵認爲,女子4×400米接力是廣東隊的傳統優勢項目,連續三屆全運會戰勝實力強勁的山東隊,得益於隊友們日積月累的默契和交接棒的順暢。廣東隊教練員對接力比賽有細緻的戰術,會根據接力隊員的實際狀態和情況靈活佈陣,還要猜測主要對手幾名隊員的棒次,必要時會對棒次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
“矮瘦小苗”得遇良師成名將
湯曉茵的啓蒙教練是廣州市花都區體校的周譚英教練,她是在參加鎮上的小學生田徑比賽時被周指導發現的。在湯曉茵的體育生涯中,一共有8位教練員,分別是:周譚英、方枝雲、潘鴻圖、鄒建成、馮志全、沈孝智、鍾少婷、張增惠。每一位教練在她的體育道路上都非常重要,一環扣一環把她培養成全運會冠軍、亞洲冠軍。
回顧運動生涯時,湯曉茵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她在訓練場上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啓蒙教練周譚英說過,其實她選湯曉茵的時候頂着很大的壓力,因爲她也是剛退役沒多久,在所有老教練的眼中,都覺得她選的這棵苗子並不好,又瘦又矮,她唯獨看上湯曉茵跑步的姿勢動作及毅力,輕盈,永不服輸。她堅信自己的眼光。
湯曉茵選擇走上體育這條路,是因爲父母覺得她身體比較差,只是希望練練體育鍛煉一下。在區體校的時候,湯曉茵一度萌生了想要退隊的念頭,幸好周譚英及時勸說她留隊。沒過多久,廣州市體校的方枝雲指導來花都區體校選材,把湯曉茵選到市體校進行訓練。後來,湯曉茵被輸送到省體校鄒建成指導那裡進行訓練,2002年又被輸送到二沙省隊進行訓練。
在省隊恩師馮志全的栽培下,湯曉茵在2002年廣東省運會上一舉奪得4塊金牌,迎來運動生涯的第一個輝煌時刻。2003年,湯曉茵第一次參加全國田徑錦標賽,初出茅廬就在400米單項上獲得第三名。2004年全國田徑錦標賽,湯曉茵奪得400米冠軍。從2004年至2013年期間,湯曉茵在全國錦標賽400米項目上多次奪金,成爲全國在女子400米以及4×400米接力這兩個項目上的領軍人物。
湯曉茵喜歡在大型賽事前燙個頭髮,染個喜歡的顏色,做個美甲,讓自己心情美美的,帶着滿滿的自信心去參加賽事,她覺得這也是自己放鬆心情的一種表現。一路走來,湯曉茵經歷了三屆全運會,參加了北京奧運會、田徑世錦賽、多哈亞運會、廣州亞運會,還有澳門、香港、天津3屆東亞運動會,以及田徑亞錦賽等國際大賽,享受成功的喜悅,飽受傷病的折磨,也品嚐過失敗的痛苦,有高光時刻也有低谷時期。湯曉茵感謝自己一直沒有放棄,感謝自己的不服輸和牛脾氣,一直在爲自己的價值努力和堅持。
轉換賽道不換運動員精神
湯曉茵2012年被借調去五邑大學,然後又被借調回省隊繼續參賽。2013年9月在十二運會上,湯曉茵、李雪姬、陳燕梅、陳靜文幫助廣東隊實現女子4×400米接力的三連冠,湯曉茵跑第一棒。2013年10月,在天津舉行的第六屆東亞運動會上,由周燕玲、陳燕梅、湯曉茵、陳靜文組成的中國隊奪得女子4×400米接力金牌,湯曉茵的運動員生涯完美收官。
湯曉茵在2014年1月退役,隨後正式來到五邑大學工作,成爲一名體育老師。湯曉茵2020年擔任學校體育部副主任,主要分管學生羣體競賽、校運動隊競賽和管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由一名運動員轉型爲一名體育老師,後來又兼任行政工作,每一個過程的轉變都很不容易。
湯曉茵認爲,自己退役後從事的這些工作都需要重新學習,學會如何去處理這些行政上的工作以及各種學生競賽的問題等。當運動員的時候,只知道身體累,工作以後是身體累頭腦更累,因爲要考慮和做的事情更多。湯曉茵很慶幸自己擁有運動員的性格——不服輸,不會就重新學,只要把運動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放到工作上,一切都能夠學會。
十五運會將由廣東、香港、澳門聯合舉辦,湯曉茵對本屆全運會充滿期待,她特別期待粵港澳三地通過共同舉辦全運會擦出更多火花,舉辦一屆特別新穎特別時尚的賽事。由於有教學任務在身,對於這屆全運會,湯曉茵只能以一名體育愛好者的身份,通過電視、網絡關注各項賽事。
湯曉茵希望廣東田徑隊在十五運會能夠取得好成績,每個項目都有突破,無論個人項目還是接力項目,她都希望師弟師妹們能夠圓夢全運,希望廣東田徑隊能夠再續輝煌,多拿金牌。
【人物檔案】
湯曉茵:1985年出生於廣東廣州,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運會女子4×400米接力冠軍,唯一一位全運會女子4×400米接力連續三屆金牌得主。其他榮譽還包括:2004年、2006年全國田徑錦標賽女子400米冠軍;2004年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女子400米冠軍、女子4×400米冠軍;2005年東亞運動會女子4×400米冠軍;2005年亞洲大學生田徑運動會女子200米冠軍、400米冠軍等等。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