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下仍血壓高 中風風險高8成 醫:改變吃藥時間

研究發現躺下休息後血壓偏高的中年人,會增加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有些人在頭暈血壓高時,會選擇躺下來休息,不過,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哈佛研究發現,約1成中年人,在仰臥休息20分鐘後,血壓仍會超過130/80mmHg,這樣的仰臥高血壓會增加60%心臟病和80%腦中風危險性,建議這類患者可考慮把降血壓藥物改成晚上服用。

劉中平在臉書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PO文指出,大家也許有聽過姿態性低血壓,但有聽過「仰臥高血壓」嗎?血壓機的普及,讓一般人在家裡量測血壓的機會增加,最近他發現有些患者,在躺臥的時候血壓反而上升,這是需要注意的警訊。

劉中平指出,研究發現有5分之一的腦中風發生在早晨醒來的時候,而高血壓是腦中風最重要的因素,那夜間躺下去的血壓,也應該注意與觀察;根據剛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最新論文顯示,大約10%的中年人在仰臥休息20分鐘之後,血壓還是超過130/80mmHg,這樣的仰臥高血壓會增加60%心臟病和80%的腦中風危險性。

劉中平指出,上述研究是哈佛大學的學者追蹤約1萬3000名健康成人超過27年的研究結果,因爲是大規模而嚴謹的研究,所以引起大家的重視。

劉中平指出,仰臥高血壓與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有關係,建議大家要多運動,減少鹽分控制體重,也可以考慮把降血壓藥物改成晚上服用。研究顯示仰臥高血壓比坐姿的高血壓增加了20%的心臟病風險,大家不可以因爲要睡覺了,就不管血壓了。

國健署在官網指出,爲鼓勵民衆定期量血壓且避免發生白袍高血壓的情形,國際建議18歲以上民衆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牀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

國健署指出,如果健康成人7天血壓平均超過參考值120/80 mmHg,建議積極進行飲食、運動和作息調整,持續觀察722血壓值,若仍未改善,可以再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