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漢克演的就是他 「阿波羅13號」傳奇指揮官97歲辭世

美國「阿波羅13號」太空人羅維爾7日辭世。圖爲1970年2月的留影。(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阿波羅13號」登月任務指揮官羅維爾(James Lovell)7日在伊利諾州去世,享耆壽97歲。他是美國男星湯姆漢克在1995年電影《阿波羅13》飾演的人物,太空船飛往月球途中爆炸,名臺詞「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實際並非出自羅維爾之口。在那趟幾乎以災難告終的任務,羅維爾帶領2名太空人在寒冷、脫水、飢餓、空間侷促的險境熬過3天半,合力與地面控制中心化解困境返回地球。這場傳奇求生記,至今仍激勵人心。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報導,羅維爾一生4度上太空,在太空停留累計715小時4分57秒,一度保有世界紀錄。第一趟1965年雙子座7號首度有兩艘載人太空船對接,第二趟1966年雙子座12號是阿波羅登月計劃最後項目。第三趟1968年阿波羅8號是人類首次繞月飛行,他與2名太空人在平安夜對地球電視直播朗讀聖經《創世紀》,同行的安德斯(William Anders)拍下人類史上第一幀地球彩照。第四趟就是1970年的阿波羅13號,這是人類第3次登月計劃,羅維爾與史惠吉(Jack Swigert)、海思(Fred Haise)執行任務。

阿波羅13號任務1970年4月11日執行之前,羅維爾(右)受訪。(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在1969年7月20日以阿波羅11號任務首度把人類送到月球,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邁出「人類的一大步」。9個月後,NASA在1970年4月11日執行阿波羅13號任務。任務開始之前狀況連連,最嚴重的是登月艙駕駛員接觸德國麻疹患者且無免疫力,史惠吉替補上陣。太空船發射後,最初2天很順利,就在太空人結束電視直播後不久,指令艙氧氣槽一根絕緣不良的電線引發爆炸。羅維爾回憶,那是最可怕的一刻。船身在距離地球32萬公里的太空嚴重受損,無法執行登月任務,危及3人性命。

羅維爾1990年接受NASA訪問回憶:「忽然傳來一記嘶嘶聲,太空船開始前後猛晃。我看了海思一眼,他不曉得原因出在哪。我問史惠吉,他也一無所知。接着狀況就發生了。」史惠吉看到警示燈亮起,隨即通知控制中心「休士頓,我們這裡有麻煩了」。不過,同名電影裡這句話略爲刪減,改由湯姆漢克飾演的羅維爾通報「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

電力中斷,3人放棄指令艙移往供2人乘坐的登月艙,與NASA地面專家羣竭盡所能設法返回地球。爲了節電,艙內氣溫逼近冰點,飲水高度設限,食糧不足,很難入睡。組員設法做了空氣過濾系統以降低二氧化碳濃度,若濃度太高會致命。

羅維爾後來受訪時說:「我們當下就明白自己陷入困境,但從未深思此事。我們從沒承認『咱們活不成了』,只有一次,海思看着登月艙發現電量只剩約45小時可用,當時離家還有90個小時航程。」他們改變航線,繞月一週,4月17日太空船濺落太平洋。那是他最後一趟太空任務,1973年退休。月球有一處隕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1995年他向美聯社表示,失去登月機會是唯一遺憾。

1994年羅維爾出書《失去的月球:阿波羅13號遇險記》成了導演朗霍華拍片題材。最初羅維爾有意讓凱文科斯納飾演自己,但他認爲湯姆漢克表現「非常出色」;羅維爾飾演接回太空人的美國海軍艦長,官階是他實際人生最高位階海軍上校,他與湯姆漢克飾演的自己在戲裡握手。湯姆漢克的詮釋讓羅維爾成爲大衆心中不朽人物。

1995年7月,美國時任總統柯林頓(右)頒發國會太空榮譽獎章給羅維爾(中),在電影《阿波羅13號》飾演羅維爾的湯姆漢克(左)也受邀出席。(資料照/美聯社)

羅維爾以冷靜沉着出名。1999年他接受NASA訪問時表示,與死神擦肩而過對他影響很大,「我再也不擔心危機了」。2010年他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那次任務堪稱「成功的失敗」(a successful failure),「任務一開始就失敗了,什麼也沒完成」,但展現了「人類把幾乎發生的災難化爲成功救援的偉大成就」。

羅維爾1928年3月25日生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5歲喪父後,隨母舉家遷居密爾瓦基,少年時期對太空產生興趣,1952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畢業當天結婚,子女4人。羅維爾曾任試飛員,1962年獲選爲NASA太空人。太空總署8日發佈羅維爾死訊時表示,他的品格與勇氣幫助美國登月,成功化解可能成真的悲劇,讓NASA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