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子天際線重現清朗!民代推動 再拆除31座架空塔

立委楊瓊瓔到場會勘。(楊瓊瓔服務處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立委楊瓊瓔推動臺中潭子69kV特高壓電纜下地,二年前已拆除北屯路、中山路67座架空塔,17日再邀集臺電等相關單位辦理「69kV中港─慄林線#59至#89A輸電線路下地工程」說明會。她指出,工程橫跨潭子科技產業園區、勝利夜市與僑忠重劃區,長年高壓電杆林立,不僅視覺壓迫,更引發安全疑慮,是居民多年來的「心頭大患」;在她與市議員賴朝國奔走下,臺電正式啓動電纜下地計劃,預定2027年中前再拆除31座架空塔,讓潭子天際線重現清朗。

立委楊瓊瓔、臺中市議員賴朝國今日前往潭子區勘查「69kV中港─慄林線#59至#89A輸電線路下地工程」,臺電臺中供電區營運處、潭子區長劉汶軒、甘蔗里長黃正堯、潭秀里長陳健峰、大豐里長廖張玉梅、慄林里長簡順雄 及多位地主皆到場關心。

高壓電纜將下地。(楊瓊瓔服務處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潭子中山路69kV特高壓電杆問題早在2021年5月即由楊瓊瓔、賴朝國率先推動「潭子區中山路、北屯區北屯路沿線 69kV特高壓電杆下地工程」,當時成功爭取臺電投入2.45億元,配合鐵路高架橋下空間規劃,完成2.6公里線路下地與67座架空塔拆除。

臺電說明,此次下地工程經費2.81億元,下地線路長度4.2公里,因路線經過臺中市政府與公路局的養護路段,須完成路證申請、人孔提升,預定2026年7月進行電纜施工及送電,並於2027年6月前拆除31座架空塔及2.68公里架空線,工程完成後不僅能改善市容,也能提升供電韌性,減少颱風及外物碰觸造成的停電風險。

甘蔗里長黃正堯、大豐里長廖張玉梅指出,這些高壓電塔及纜線彷彿「都市毒瘤」壓在居民心上近半世紀,不僅阻礙土地利用,更拖累地方發展,颱風大雨時常傳出「啪滋」靜電聲,令人心驚;感謝楊瓊瓔與賴朝國長年奔走,終於讓潭子擺脫高壓電杆壓頂的陰影。

賴朝國表示,潭子是北屯以北人口成長最快的行政區之一,市容改善迫在眉睫。過去居民抱怨「只要擡頭看,就覺得壓力好大」,如今下地一期工程完成,二期正式啓動,是地方多年期盼的重要進展。他將與楊立委及里長全程盯緊細節,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工。

楊瓊瓔說,潭子居民忍受高壓電塔、纜線盤據上空壓頂數十年,特高壓電杆下地一期工程自2021年啓動,歷經協調、計劃納入、經費爭取與跨單位整合,已拔除67座架空塔;二期工程將再拔除31座架空塔,總計清除5.3公里架空電纜,將還給潭子最乾淨、最沒有壓迫感的天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