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資訊 | 我國在藻類領域牽頭制定的首項國際標準發佈

01

環保、雙碳、政策

1、我國在藻類領域牽頭制定的首項國際標準發佈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獲悉,近日,由我國牽頭制定的漁業和水產養殖領域碳足跡國際標準《水產品碳足跡 大型藻類產品種類規則》正式發佈。這是我國在藻類領域牽頭制定的首項ISO國際標準,標誌着我國在碳足跡國際標準領域實現新突破。該標準的發佈,爲政府部門、產業從業者提供了統一的“度量衡”。政府可據此制定更精準的碳匯激勵政策和產業引導措施,企業能識別減排關鍵點,優化生產工藝,增強產品綠色競爭力。同時,它也標誌着我國和全球藻類產業在科學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

2、《竹製品碳足跡計量評價方法》發佈

近日,《竹製品碳足跡計量評價方法》團體標準在北京發佈。這是全國首個竹製品碳足跡計量領域團體標準。作爲綠色、環保、可再生資源,竹製品具備低碳優勢,其碳足跡的準確計量和科學管理至關重要。然而,竹製品碳足跡的計量與評價缺乏統一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國竹產業的規範化發展,影響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爲此,福建政和縣聯合南平碳計量中心、福建空天碳科技集團率先探索,力爭打破這一被動局面。

02

ESG金融

1、湖北碳交中心認證當地首家實現碳中和的政策性銀行

近日,根據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消息,湖北碳交中心爲進出口銀行湖北省分行頒發《碳中和證書》,認證其爲湖北省內首家實現碳中和的政策性銀行,該銀行也成爲進出口銀行系統內第二家達成經營活動碳中和的分行。下一步,湖北碳交中心將以碳中和認證爲契機,充分發揮區域試點碳市場優勢,深化與金融機構、企業的合作,探索更多綠色低碳應用場景,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爲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持續貢獻湖北碳交的綠色智慧。

03

社會實踐、企業動向

1、我國最大綠色氫氨項目正式投產 行業加碼“新石油”

7月8日,全球首罐綠氨從遠景赤峰零碳氫能產業園順利發車。同日,全球最大零碳氫氨項目——遠景赤峰零碳氫氨項目首期32萬噸投產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舉行。現場,必維國際檢驗集團現場爲這罐綠氨的用戶頒發全球首張ISCC可再生氨證明,這也標誌着全球綠色氫氨產業從此邁入規模化、商業化新階段。

2、中集安瑞科與江蘇中純氫能達成戰略合作 首個共建綠氫項目將落地新疆

7月10日,中集安瑞科旗下能源系統有限公司與江蘇中純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首個共建綠氫項目將於2025年下半年在新疆落地,以推動綠氫製備、儲運及終端應用發展。雙方於7月7日簽署協議,聚焦液驅氫能壓縮機在綠氫及氫交通領域的優勢。合作將加速示範項目落地,包括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