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商不甩 食材登錄平臺遭無視
臺北市政府爲守護民衆食品安全推出「食材登錄平臺」,不過,臺北市議員王欣儀19日指出,平臺不但有多起攤商未補正登錄,北市衛生局也查出逾百件錯誤,北市市場處卻仍照樣驗收通過。(徐佑升攝)
臺北市小吃與夜市美食不僅是市民日常,更是國際觀光亮點,議員王欣儀19日揭露,市府爲守護民衆食品安全推出「食材登錄平臺」,結果不但有多起攤商未補正登錄,北市衛生局也查出逾百件錯誤,北市市場處卻仍照樣驗收通過,甚至4月完成整修開幕的士林市場美食街至今尚未登錄,炮轟政策已淪爲形式。市場處迴應,會逐一改善缺失。
市場處會先行盤點提供攤商清冊給委辦廠商,廠商協助攤商拍照後於食材登錄平臺建檔,再由市場處逐攤查覈、驗收,若發現未確實登錄,將要求廠商限期改善,如屆期仍未改善則依契約內容罰款。
王欣儀昨在議會財建部門質詢指出,市府自2018年推動夜市與市場攤商導入食材登錄平臺,近3年編列445萬2000元預算,並增編102萬元委外廠商營運卻未見成效。
她發現,至今仍未補正案例,包括去年5月查出士林夜市某涼麪店炸物未登錄油炸用油、去年6月查出大龍市場某早餐店多項蔬菜與食材漏登、去年9月查出南機場夜市丼飯攤豬排飯缺少海苔資訊,以及今年2月查出中崙市場壽司攤3道主食配料與內餡資訊等,皆未補正登錄,但缺失案件至今竟都未開罰,質疑根本是從未通報衛生局裁罰。
王欣儀調閱資料更指出,光是過去1年,衛生局就查出平臺有逾百件漏登、與實際不符等問題,市場處卻仍照樣驗收通過、付款給廠商,顯見市府食材登錄制度已失守。
她痛批,既然市府採分層管理,市場處就應負起督導責任,主動掌握各攤商登錄狀況,並對違規內容啓動後續程序,不料連基本通報都沒有,士林市場美食街4月風光開幕,至今竟也尚未登錄,還被排到8月後才輔導,質疑市府對食安根本不上心。
王欣儀要求市府立即檢討,包括全面重整驗收流程、對錯誤率高的廠商依契約究責,並在1個月內提出包括驗收標準、複查機制、裁罰依據與執行時程的具體改進方案,並將士林市場美食街列爲登錄優先輔導對象,不得再拖延。
市場處長黃宏光迴應,將對議員提出缺失逐一改善,並在下週完成士林市場美食街攤商登錄輔導;衛生局表示,對食材登錄列爲缺失攤商會提供市場處輔導,後續複查若仍違規就會開罰。